綠芙是當著關氏和全府下人的麵,被杖責了整整八十九棍才斷氣的。
死時,她的下半身幾乎被打成了一團肉泥,殘暴血腥的畫麵生生嚇暈了好幾個婆子丫鬟,而關氏也早就在行刑半途的過程中被嚇暈了過去。
然後又被藍黛弄醒,醒來之後又被嚇暈過去,如此反複三五回,折磨地關氏花容失色,吐得膽汁都快出來了。
到最後她嚇得是兩股顫顫,連路都走不了,是被人用轎攆抬回去的,至此心裏對蘇知嫻這個女兒更是又怕又恨。
府裏上下無不噤若寒蟬,對殺伐果斷的五小姐俱是敬畏不已,關於綠芙的死因更是成為了一種禁忌,人人諱莫如深,絕口不提。
蘇知嫻以雷霆冷酷的手段,維護了父親的尊嚴和名譽。
但僅僅隻是這樣的懲罰,並不能讓她原諒關氏對父親所造成的傷害。
而受了驚嚇的關氏,當天夜裏便連夜收拾了一些貴重物品,帶上幾個心腹,直奔朱雀巷的關家去了。
自打關澈入了翰林並娶妻之後,關家人便一起移居到京城,關氏有了娘家撐腰,自覺底氣十足,心安理得地在娘家住了下來。
關家人不明事情真相,又被關氏一通哭鬧糊弄了過去,以為關氏在蘇家受了委屈,夫妻兩人是在鬧別扭,過幾天氣消了就好了,便一笑而過,壓根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事發第三日,蘇承便找了蘇知嫻與小八小九談話,開誠布公地提出了他想要與關氏和離的請求,蘇知嫻毫不猶豫地同意了。
蘇知雅正值臨盆之際,此事現在不宜告知與她,免得引發胎動,蘇知嫻決定等胞姐生產之後,再告知她實情。
而小八小九雖然不清楚事情的真相,但見父親與五姐的態度如此堅決,便知事情已無轉圜的餘地,便也沉默地認同了父母和離一事。
蘇知嫻並沒有在兩兄弟麵前拆穿關氏的真麵目,關氏到底是小八小九的親手母親,還是在他們心中留點美好印象吧,沒必要讓他們母子三人心生隔閡。
隨後蘇承又把此事與老太爺和蘇鼎說了,父子倆人雖勸阻了一番,但執拗不過蘇承的決心,隻能搖頭歎息,尊重他的選擇。
老太爺和蘇鼎心裏明白,能讓愛妻如命的蘇承做出和離的決定,說明他已經徹底心若死灰了,否則他怎會舍得放關氏離去。
蘇鼎心裏甚至隱隱為胞弟感到開心,他一直認為關氏並非良配,如果當年不是二弟非關氏不娶,蘇家的大門其實並不歡迎關氏的到來。
如今蘇承要與關氏和離,蘇鼎甚至認為這對胞弟來講,是一種解脫。
暫且不論蘇家眾人對待此事是何態度,但既然和離一事已是板上釘釘,便沒必要再拖拖拉拉,於是蘇知嫻又把外祖一家請到了府裏,一起商議此事。
聽聞女婿要跟女兒和離,對關老太爺和老太太來說,無異於一個晴天霹靂,兩位老人家是死活不同意。
盡管蘇承給出的理由是無奈之下做了錯事,愧對妻子,更不願意以殘軀拖累關氏,希望放她自由,但兩位老人根本不相信,直覺事情有異的他們,回府之後便逼問了關氏來龍去脈。
關氏自然不敢告知實情,隻說了蘇承與綠芙之間的糾葛,並按照蘇承的說法,言明是對方於自己有愧,這才提出和離一事。
關老太爺和老太太覺得女兒與女婿,為了一個心術不正的爬床丫鬟鬧和離,簡直是無稽之談,何況綠芙已經被處死,問題根源已經被解決,女兒與女婿更沒有和離的理由了。
但兩位老人萬萬沒想到的,女兒竟然也讚同和離,這大大出乎他們的意料。
蘇承的為人品性,關老太爺和老太太從小看到大,自是十分了解,而這位素來有擔當的女婿既然主動開口提出和離,說明肯定是女兒這邊做出了什麼讓對方無法容忍的事情。
對於一位丈夫而言,最不能容忍妻子什麼行為?
兩位老人仔細一思索,心中便有了答案,盡管那個答案在他們看來十分荒謬,但確實是唯一能夠解釋地通的理由了。
一向疼愛女兒的關老太爺第一次衝關氏發了火,狠狠打了關氏一巴掌。
“我老關家怎會教出你這樣不知廉恥的女兒,你真是太讓我們失望了。”
麵對父母的責問和不解,關氏咬緊了牙關拒不承認自己有錯,把一切的責任全推到了蘇承身上,始終認定自己才是受害者。
麵對冥頑不靈的女兒,關老太爺和老太太徹底寒了心,卻又實在不願看到女兒誤入歧途,隻能老臉臊紅地跑去蘇家,向蘇承賠禮道歉,希望他能原諒關氏的一時之過。
兩位老人差點就要給蘇承下跪了,最後是蘇承的一句話,徹底打消了關老太爺和老太太一心想要撮合女婿女兒和好的心思。
蘇承當時說的是:
“和離乃是阿棠的意願,我願意成全她,就當作是我這個丈夫最後能為她做的一件事好了。嶽父嶽母也不要怪罪阿棠,她還有大好年華,不該浪費在我這個廢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