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眾人聚在大堂共同商議完蘇知瑄與賀閔君的退親之事後,幾個小輩便輪番告辭離去,最後屋裏隻剩下蘇鼎和蘇承兩個當家人。
“大哥,孩子們都長大了呢。”
蘇承看著家中小輩們離去的背影,麵露欣慰道。
蘇鼎則是一臉恍惚,喃喃道:“是啊,看來我們真是該退位讓賢咯,不服老都不行啊,將來這個家還是得靠他們才行。”
“老大和老四已經可以獨擋一麵了,日後小八和小九也有他們自己的路要走,咱們兩個老家夥隻要看顧著別讓他們走了歪路,這天下便任由他們去闖吧。”
蘇承淡淡笑道,眉眼間帶著全然的信任。
自家幾個孩子的品性,他還是十分有信心的。
哪怕是一肚子壞水的老四蘇懷信,也是懂分寸有原則,不會胡來之輩。
其他的孩子更多是心地純善,輕易不與人為惡,但也絕不會任人欺負的性子,蘇承很放心把蘇家交到他們手中。
蘇鼎與蘇承相視一笑,心中俱是欣慰。
他們如今也很期待,幾個孩子會鬧出什麼花樣來。
次日,蘇懷仕和蘇懷信兩兄弟代表家中長輩前去拜訪了賀川,言明蘇家同意退親一事,但必須在一個月之後兩家私下悄悄地退還庚帖和聘禮,到時再正式解除婚約,以免對蘇知瑄的名聲造成不好的影響。
蘇家的意思是要低調處理此事,並且不得傳出半點對蘇知瑄不好的流言,賀家著急要與蘇家退親,對於這個不算要求的要求自然是滿口答應了下來。
反正不過是多等一個月罷了,這點時間他們還是等得起的。
而且賀家人也不願與蘇家撕破臉皮,若能和平解決此事,自是皆大歡喜。
賀家人以為蘇家延遲退親目的是為了讓蘇知瑄全身而退,不受退親名聲所累,但殊不知此乃緩兵之計,目的是穩住賀家人,而蘇懷信則是要利用這段時間去布局。
退親一事已成定局,賀閔君如同解決了一件心頭大患,整個人更顯意氣風發起來,經常呼朋引伴地聚會作樂,頗有出人頭地的意思。
要說賀閔君此人清高自傲,但也易犯文人愛好附庸風雅的毛病,他本身又是個極具才情的青年才俊,年少方剛的,難免也沾染了幾分才子多情的“風liu”做派。
建安城的文人墨客們時常會結伴前去青樓聽曲玩樂,美其名曰風雅之好,至於這風雅背後究竟有沒有行那汙濁之事,就全靠個人的意誌力了。
不過即便是與一些青樓花姐有染,也不過是增添了這些文人墨客的談資罷了,許多人甚至還以被花魁、名妓青睞引以為豪,認為這是自我魅力的一種體現。
而賀閔君在他的圈子中一直素有“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潔身自好的美名,與幾個頗有才情名氣的清倌傳有曖昧,一時被引為美談,惹人豔羨。
但極少有人知道,賀閔君乃是百花樓一位名妓“玄姬姑娘”的入幕之賓,對方的清白身子就是給了賀閔君,而“玄姬姑娘”甚至為了他,在賀家困難之時,自掏腰包以供賀閔君科舉之用,幾年時間幾乎花光了她所有積蓄。
她一心盼著賀閔君和蘇六小姐成親後,能夠信守承諾為自己贖身,將來好改頭換麵當一個後院妾室,繼續與他的情郎相愛相守。
“玄姬姑娘”想得很美好,但事實上,賀閔君根本就沒有為她贖身的打算,像他這種汲汲經營之人,又豈容敗壞自己名聲的汙點存在,影響他的大好前途。
是以,在確定和蘇家退親之後,賀閔君便徹底斷了與“玄姬姑娘”往來的念頭,在派人給對方送了一百兩銀子之後,就單方麵斷絕了兩人之間的情義。
“玄姬姑娘”自幼被青樓培養長大,容貌心計自是不差,若不是當初情竇初開時陷入了賀閔君的柔情蜜意,動了真心,最後又豈會淪落到人財兩空的下場。
“玄姬姑娘”有心報複,並想為自己討個公道,但今時今日的賀閔君已經不是當初那個無名無勢的小書生了。而她又早已成為昨日黃花,沒了價值,青樓又怎會為她這個毫無價值的棋子而去得罪一個大好前途的未來朝廷命官。
於是在拿了對方的好處之後,便把玄姬姑娘軟禁在後院,放任她自生自滅了。
就在“玄姬姑娘”滿懷悲恨,感到絕望之時,一個年輕男子找到了她,並承諾她,可以為她報仇。
而被賀閔君害得一無所有的“玄姬姑娘”早就對他因愛生恨,為了報複對方,願意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於是這一日,滿麵春風的賀閔君正和一眾同窗從書院裏出來之際,猛不丁就被一個女子攔腰抱住,對方口口聲聲哭喊著叫他“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