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水一樣的年華(2 / 2)

鬱馨笑了笑,道:“一直沒有想到合適的,久而久之便空缺了,現在倒也習慣了。”

在我們聊天的時候,夏元明摘下麵具,將一直隨身帶著那把吉他取了出來,輕輕的哼唱起一首民謠。

而我在想,夏元明現在越來越頻繁的摘去麵具,是否代表著已經擁有足夠強大的心態,用麵具下的真實靈魂,去麵對生活了呢?

我看著一排排CD,疑惑道:“店內客流量似乎很少,與高音質網絡資源和便捷的網購相比,你的店優勢何在?”

鬱馨擺了擺手,很自信的笑了笑道:“這大可不必擔心,首先,我店裏多是國外原版CD,音質是網絡資源比不了的。其次與網購相比,因為是二手碟店,凡是這裏開了包裝的碟都能試聽,歌詞本也可以翻看。比起在網上隻能看碟麵,在這裏淘碟,經常可以發現新的世界。除了自由自在,我還可以陪聊各種音樂,此外,這裏還提供正版碟回收的業務。我會堅持是因為我喜歡,也因為這個圈子相對單純,並沒有其他生意上的紛紛擾擾。當然這樣的前提是,雖然它已沒落,但隻要還有發燒友和收藏愛好者在,唱片就還有市場。”

安沐感歎道:“唱片店和書店一樣,都是靠情懷支撐著。”

在我印象中,一向沉默寡言的鬱馨,談起CD仿佛有說不完的觀點,她解釋道:“音樂和書,前者比後者受眾廣,免費的網絡資源多。所以唱片店是沒落,而書店隻是變更了存在形式。唱片和書同屬出版物,它們的實體店都是互聯網發展的受害者,所以因為情懷,它們被惦記著。但像我這樣的店,很多碟可能就這麼一張,不可能像書一樣,可以在實體店看,然後去網上買。CD將近有一萬張,黑膠有一千張左右。這隻是店內,還不算倉庫裏的。我的淘寶店有很詳細的分類,但實體店沒有,除了黑膠單獨一個櫃子,古典音樂有區隔開來,其他的都混雜在一起,這樣才算是真正的淘碟。”

一向對商業嗅覺敏銳的安沐,疑問道:“你有想過換個CD的經營模式嗎?”

鬱馨點了點頭,繼而說道:“賣的東西不會變,但有可能的話,想提升店內環境。也不排除將來會和酒吧、咖啡館、書店這樣的地方合作,其實403藝術中心也找過我。但無論是把碟放在這些空間寄賣,或是共同經營,我都會先考慮地理位置、空間調性,然後再決定。”

安沐直言道:“雖然這周圍都是這樣的布局,至少我心目中的唱片店不是這個樣子的!”

“曾經有顧客向我抱怨我的店太小,說如果環境允許的話,他很想在店裏窩一天。”

我思考片刻後,根據自身習慣建議道:“我覺得理想中的唱片店應該要有200m2,碟可以全擺出來,還要放入座椅,顧客一邊聽著音樂,一邊喝喝咖啡、喝喝酒。甚至還可以規劃出演出區域,偶爾來一場小型的live show,多麼愜意。”

……

話題圍繞著唱片展開,在音樂的話題中,我們沒有一絲下班後的疲倦……據鬱馨說,這店已經開了七八年了,可是生意已經從最初的脫銷,到如今的冷冷清清。感歎之餘,鬱馨給我們泡了杯花茶,接過了夏元明放下的吉他。

杯子裏的花茶冒著熱氣,片刻,夏元明開口說道:“聽說Anna回來了?”

我點了點頭,算是回答。

“她鼓起勇氣,可終究帶著失望回來,想必一定很沮喪。”

安沐歎息道:“我曾一度覺得你就是Anna姐要找的許俊。”

夏元明並未表現出太驚訝,他回憶道:“幾年前,我第一次操著東北口音,帶著麵具出現在Anna的酒吧時,她也恍惚覺得我便是她要找的人。可交談之後,便發現我並不是,而我,聽了她坎坷的生活,和我一樣都是為情所困罷了。”

“三年前,我在酒吧好似並未怎麼見過你。”

“我在酒吧的時間根本不固定,這幾年幾乎都在東北,來蘭州以後,因為翠芳病情的原因,也都是唱完就走,平時接觸的也隻有滕子和Anna而已。”

憑直覺,我問出了自己一直以來的疑惑:“鬱馨,在酒吧給我打賞的人是你嗎?”

不出我所料,她微笑著朝我示意了一下,便接著彈奏《天空之城》。

這時,夏元明轉過身看著身後的鬱馨,征求道:“已經聽完翠芳的錄音了,事情也都清楚了,你能原諒我嗎?”

當要說起這段深埋的往事,鬱馨的情緒有些低落,她仿佛用能夠看透人靈魂一般的目光,注視著夏元明說道:“事情都過去那麼久了,原不原諒都沒任何意義了,至少我們都明白了生活的艱辛,不會再胡鬧了。”

一曲彈奏完之後,安沐從鬱馨手中接過了吉他,說道:“如果可以,我想聽聽你們的故事!”

淚水已經布滿了鬱馨的麵龐,她平複了很久之後,才說道:“那水一樣幹淨的年華,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