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1)冀州羅家(2 / 2)

兩百年幾代人的努力,依山而建的羅家完全可以算得上大夏最堅實的堡壘地域。寬闊而環山而上的道路已經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險要,而龐大的羅家莊園是建造在落楓山的山腰處的,不但有高大的院牆,而且幾乎所有建築都是青石鑄造的堡壘型建築,在這樣的地方以羅家千挑萬選的一千家丁和幾乎個個武藝高強的子弟鎮守,可以說即便是數萬人的大軍也很難攻破,這就是羅家在可以說百年亂世的冀州頑強生存甚至壯大起來的原因。

以武立家,家主必定是家中第一高手,而此時的家主羅章平便是明證,他是上一代家主的侄子,自幼就天分非凡,也因此他幸運地成為了冀州甚至天下俗世第一高手郭重山的弟子,上一代家主過世後,無可爭議的成為羅家家主。

羅章平雖然癡於練武,但大事不糊塗,燕王叛亂他旗幟鮮明地站在了朝廷一邊,為十年平叛戰爭出力極大,所以冀州光複後,羅家又大大收獲了一波利益,比如冀州大部分城鎮的重建都閃現著羅家的身影,再之後永安軍方叛亂,雖然陳瑞風被趕出了永安都城四處漂泊,但他仍然是堅定地保皇派,崔浩之所以能這麼順利地掌控這大半個冀州,又是羅家了巨大的助力。

大的方向羅家態度明確這沒有任何問題,但他武癡的性格還是埋下了巨大的隱患。羅章平習武成狂,除了重大事宜的決策,這些年他基本已經完全放棄了對羅家的日常管理,一年大半時間都生活在翠坪山師傅郭重山處,尤其十二年前選出了自己的繼承人羅廣全後,羅家的日常事務早就被他全權授權給了這個侄子,連問都懶得問了。

羅廣全本來是很崇拜自己這個伯父的,但是掌權日久再加上身邊幾個親人的挑唆漸漸地生出了異心,這其中最重要的人物就是羅廣全的父親羅章選,羅章選在羅家主脈排行第七,他的父親也就是羅廣全的親爺爺就是羅章平前的一任家主。羅天生當年定下的非常重要的一條規矩就是羅家以武立家,家主由主脈武道水平最高之人充任。

規矩是規矩,但武道水平對於本家族無法進行生死戰鑒別的狀況下,除非差距巨大,是很難得出出誰優誰劣的,所以幾任家主基本上都是上一任家主的子嗣接任,所以羅章選從小被方方麵麵尊稱為羅家少主,可該著他倒黴碰上了羅章平這個怪胎,‘武道水平最高之人為家主’,很明顯在武道方麵他無論如何也無法跟羅章平相比,再加上主脈其他家因為他們家把持好幾代家主早就有點憤憤不平,所以上一任家主雖然滿臉慈祥諄諄教導地將家主之位傳給了羅章平其實心裏在滴血,當然被叫了幾十年少主的羅章選就更尷尬了。

其實羅章平對羅章選這個弟弟很不錯了,他任家主後,羅家的經營和財務大權仍然交給了自己這個三第負責,羅章平在主脈排行第四,他前麵還有三個哥哥。武道遠不如人家,聲望也差很多,羅章選沒有資格反對自己這個四哥,所以他表達了臣服和忠心,內心的失落和不滿一點都沒顯露出來。

掌握著羅家財權的羅章選自此之後開始著手彌補自己的兩大不足,當年他是參與過確定家主會議的,主脈的群起反對和羅章平武道水平的高高在上都給他留下了極為深刻的記憶。大家族傳承數代,一致對外可能沒啥問題,但家族內部必定會存在利益之爭,家主之爭之外,當然最普遍的就是經濟利益之爭了,羅章選手裏有經營權和財權,以此下手,十幾幾十年下來主脈的其他家基本被他籠絡回了身邊。

至於武道,他是沒有希望追上羅章平了,所以他的希望全寄托在了兒子身上了,很幸運,其四子羅廣全出生之後就被鑒定為資質上佳,有了這個基礎以後的成就就要靠自己這個父親來培養了。

因為他掌管經營,經常往來於大夏各地,基本上每到一地他都會利用關係為兒子尋找名師,這使得羅廣全的練武生涯裏有了八位道性高深的師傅給了他極為全麵的武道培養,而這其中就包括黃岩寺高僧了全。

羅章選知道了全武道水平高深莫測後,不惜為黃岩寺捐助百萬重修廟宇從而將羅廣全送人了他的門下學習了三年。

這三年中,了全身邊還有一位小徒弟,正是現在已任刑部總捕頭十年的李成遠,羅廣全李成遠年齡相仿很快就成為了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