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1936年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七七事變(2 / 2)

當然,現在羅蘇方麵也是希望日華能夠打起來的,如果他們找人從中來這麼一下,也是很可能的。

歐美等在南洋有殖民地的國家,知道日軍在準備南下“解放”東南亞,派人來這麼一下,以讓日軍與華軍打起來,消耗日軍的力量,阻止日軍向南洋的進攻,這也是有可能的。

於是,田中把他的想法對首相講了,然後通過首相、大本營,把這可能性又對駐北平的部隊和談判的官員講了。這事,當然也讓談判的二十九軍官員知道了,而後共濟會在北平的人也知道了。

處理這個事件的談判小組,就在這個思路上,一起對蘆溝橋開戰的現場作了偵察。結果,發現在各自的陣地邊上一點,都有一些子彈殼。在日軍陣地下麵的是三八槍的彈殼,而在二十九軍陣地一邊的是七九槍的子彈殼。兩邊的人都記不得自己的士兵曾經在這兒開過槍。而實際上,隻要在晚上,從這兒的任何一方有人開槍,都會被對方認為有人襲擊而還擊。

雙方對當天值班的官兵進行了詢問,覺得這麼黑的夜裏,有從發現彈殼的地方先開了槍,是有可能的。

不過二十九軍還是認為可能是日軍中的好戰分子,在他們的哨位外首先襲擊了二十九軍,引起了這次衝突。不過現在日軍說是有外人挑動華日打仗,總算是為挑起戰爭責任的事有了一個借口。而二十九軍宋哲元等並不想打大仗,如果在河北打起大仗,他們的好日子就到頭了。而且二十九軍的實力也會受損,所以這樣的話在談判上就不提了。

而日軍覺得華軍或華人中有人不聽上級指揮,避開哨位悄悄向他們襲擊,是很可能的;當然也有別的方麵人參與,希望從中漁利的可能性。不過既然大本營認為現在與羅蘇軍還在對峙中,還沒準備好對華軍開戰,而華軍又說這次襲擊的責任可能是外人,那就算了。聽說為這事,剛從蒙古下來的抗五軍正在調過來。畢竟現在的華軍也並不好打,特別是這個抗五軍,日軍並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在沒有作好準備時,又有個借口讓雙方的麵子能過得去,就把這事與以前幾次二十九軍的衝突一樣,談判解決算了。

財迷聽說了七七蘆溝橋事件發生,就以為是日軍全麵入侵的開始,馬上對此作了部署,包括讓從蒙古下來的部隊急赴河北、新成軍的三艘潛艇馬上秘密去長江口,讓各地的民兵抽調人來組成部隊,分別向河北及上海集中等。

不過這些事中,除了去河北的部隊需要的時間不多,幾天就到了河北。而各地的部隊才開始集中,這兒二十九軍和日軍居然宣布,以雙方認為這事是有人挑撥離間,所以雙方決定停戰,以免讓製造陰謀的人得呈。

說實在,財迷對另一時空七七事變的具體細節也並不清楚,不過從來沒有聽說過有這麼個停戰。所以也知道這是這個時空才可能有的事情。畢竟如收複蒙古、滿州裏的日蘇戰爭,也是另一時空所沒有的,如果現在再像另一時空有一樣的蘆溝橋事變,反而是不正常的事了。

不過這個停戰能維持多久?是半年?還是一年?下一次是九九豐台事變,還是六六天津事變?這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