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沒佟家堡這地方(1 / 2)

穆朝陽的‘不按規矩出牌’,不止打蒙了妄圖找茬的董成君,也打亂了鄭美麗那位大伯的布局。

給市政府的那通電話掛了不足十分鍾,就有三輛汽車分別停在了賓館門前,帶來了沈城的兩位市長。

兩位市長年紀相差不大,性格、行事卻完全不同。

先一步抵達的是正牌市長王峰林,座駕是輛半新不舊的綠吉普,四十多歲的年紀,身形消瘦、肩背挺拔,步速雖快、卻落腳穩健,帶著股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隨行人員隻有一個理著寸頭的青年,看模樣就知道是個做事勤快利落的人。

陳曦隻寥寥幾眼,就做了判斷。到火車站掙功的那夥人,必定不是這位王市長指派。

王市長客氣有禮,卻不卑不亢。穆朝陽對他印象很好,自然也願意做個順水人情,便趁著隻有陳曦和王市長那名隨員在的時候,將接站時‘巧遇’市政府人員和入住賓館後的大致情況簡單說了。

說話也是個技巧活兒,同一件事情側重點不同,聽者的感覺自然不同。

與下轄縣掙功的事情無論是不是王市長所為,他都難辭其咎,誰讓他是沈城的‘一把手’。

事情一出,上麵的反應姑且不論,王市長以後想在攏山縣開展什麼工作,別說出好的政績,能配合著不給他拖後腿,都算攏山縣那邊的幹部仁義了。

沈城轄下兩區八縣,王市長剛來半年尚且落腳不穩,很多縣領導、區領導都還屬於觀望態度。若是因與轄下縣‘掙功’的事惹了上下級都不滿,那王市長以後的工作就更難開展了。

畢竟一個坐不穩、呆不久的市長,推行的東西也不可能長久。跟著執行費時費力不說,也可能白忙一場。知道會是這樣的結果,誰還會聽王市長的命令,就算不能明著反對,也絕對是陰奉陽違。

王市長也是個聰明人,自然知道其中利害關係,所以聽到消息後才會急火火的趕過來,就是想消除與攏山縣‘掙功’的這個誤會。可有些事他又不能明說,說多了反而會讓人覺得刻意,也越發顯得他勢單力孤、無力作為。

穆朝陽話說的簡練,卻讓王市長徹底放了心。雖沒明說攏山縣將來會全力配合王市長的工作,卻也讓王市長明白,‘掙功’的事情不止攏山縣那邊不會把賬算在王市長頭上,攏山縣還會有人出麵幫王市長跟上麵澄清,避免他遭受無妄之災。

王市長收到穆朝陽遞出的橄欖枝,笑容也愈發真誠。他來沈城有五大項工作要做,其中一項就是幫攏山縣摘掉貧困縣的帽子。攏山縣那邊能全力配合他的工作,王市長是打心底裏高興,越發真心感激穆朝陽。

兩人這邊剛剛達成共識,賓館門前就又來了兩輛嶄新的小汽車,為首的也是位市長。雖然姓鄭卻是副職。

鄭副市長五十左右略矮胖了些,圓臉大耳、給人一種笑眯眯老好人的感覺。在進入賓館大廳時特意加快了腳步,除了一名拎包的女秘書,還帶了五名隨員。跟王市長相比,可謂派頭十足。

穆朝陽和王市長談話的位置就在賓館大廳休息區,鄭副市長進門後一眼就看到了坐在那裏的王市長。立刻腳步又加快了些,可走到近前卻再次放緩。

鄭副市長之所以對京城專家團情況有所了解,是因為他的表妹董成君就在專家團裏,且名稱上還是‘團長’。雖然這個‘團長’管的隻是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可好歹也是個頭頭。

如今跟王市長坐在那裏說話的人,除了他那個小跟班外,還有一男一女兩個年輕人。男的還有可能是京城那邊來的人,可這女的……不是他那位‘團長’表妹,也不是他攏山縣政府裏工作的侄女。鄭副市長覺得,即便是他那個表妹挑剔了些,可下麵的人應該沒權利撤換她才是。

鄭副市長一行七人過來,剛一進門,王市長的那位隨員就低聲提醒了王市長。

王市長強壓了怒氣,待他們走近了便,起身給穆朝陽兩人介紹。

穆朝陽到是客氣有禮,可鄭副市長一聽他和陳曦隻是攏山縣那邊派來的接待人員,連手都沒往外伸,隻淡淡點了點頭算是招呼。

瞧見穆朝陽右臂還吊在脖子上,又皺眉不悅道:“攏山縣那邊是怎麼回事,派人過來接待還派個‘病號’。這能幹好工作嗎?是你照顧人家大老遠來的專家,還是專家照顧你們呀!”

穆朝陽也不生氣,隻是從口袋裏掏出個身份證大小的黑皮證件遞向鄭副市長:“嚴格意義上說,我和這位陳曦同誌並不是攏山縣委派。”

鄭副市長狐疑著接過那不大的黑皮證件,除了正麵的金色國徽之外,證件外麵沒印任何文字。

王市長看的稀奇,雖然從之前的對話裏他就猜到對方背景不簡單,但這黑色僅帶國徽的證件他卻沒見過。也跟著略湊近些,想看看證件裏麵都寫些什麼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