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曦和穆朝陽都是通透的人,李邵宇也不笨,自然不會真以為日理萬機的王市長,找穆朝陽就是單純為了吃飯。想必之前那句‘沒什麼重要事情’中的‘事情’才是對方來共進晚餐的重點。
從王市長談話的態度不難看出,他對與陳曦和李邵宇一起共進晚餐並不排斥。因此陳曦和李邵宇也沒找借口回避,一行五人這才跟著服務員進了包間。
既然知道吃飯就是個借口,陳曦和李邵宇都是陪同,索性兩人推拒了服務員遞過來的菜單,等著穆朝陽和王市長安排。
穆朝陽借口對市賓館菜色不熟,將點菜的事情交給了王市長。
王市長也沒謙讓,隻告訴服務員看著上菜就好,顯然他對這裏非常熟悉。
後廚的動作很快,沒花多長時間就弄了八盤菜。
隨著包間房門徹底關了,再沒人進出打擾,王市長東拉西扯的話題也轉向這次有針對性的打假行動。
雖然穆朝陽給了王市長一些很好的意見和建議,但具體執行還是王市長在做。這就涉及到了一個度的問題。
陳曦雖然經曆了後世知道許多事情的走向、利弊,能幫忙提出些好的建議,可她並不是萬能的。她猜到了王市長找穆朝陽極有可能與這次‘打假’有關,卻沒想到後續的問題會這麼大。
目前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並不完善,不少東西連個能參照的處罰條例都沒有。參與打假的高層都覺得,一些會造成大危害的假冒偽劣商品追根溯源徹底消滅很有必要;但是那些短時間不會造成大危害的東西,就很難得到重視。
甚至多數人都認為,有很多的假冒偽劣商品存在與否對社會和個人都沒什麼大影響。反而是費時費力的去追查,給大家造成了不少麻煩。
陳曦皺眉聽著王市長的話,這些論調並不代表王市長的觀點,而是在近兩天的打假中遇到的情況。
王市長從隨身的公文包裏拿出了一張紙,上麵列出了四十多種近期查出的問題產品。其中有一部分是產品本身質量下降,導致成為不合格產品;而另一部分就是假冒偽劣產品。
在假冒偽劣產品中,王市長重點圈出的就是電熱毯。因為隻有假冒偽劣的電熱毯會導致觸電、失火等情況,剩下的假冒偽劣產品臨時成立的調查組人員認為其傷害程度不大,並不建議耗時耗力追查源頭。
特別是其中有些用食用色素加鹽勾兌的醬油,他們竟然認為這東西吃不出什麼大問題,價格便宜好買,反而得到了一些百姓的認可。如果硬是追查源頭、禁止售賣這種勾兌醬油,到時候老百姓買不到便宜醬油反而會有意見。
穆朝陽隻聽著王市長敘述並未急著發表意見,反而是被偽劣電熱毯牽連的李邵宇,還覺得那些工作人員想的挺有道裏。隻要不對人民的生命財產構成威脅,這種假醬油買就買吧,也沒什麼大問題。
陳曦的眉頭則是越皺越緊,她不知道該怎麼解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因為至少要等到九年後,食品法才會頒布。
眼下別說民眾無視了食品安全,就連‘打假工作組’的成員都覺得這些隻是無關緊要的小事。
王市長跟穆朝陽他們說這些,顯然並不讚同下麵工作人員的看法。
穆朝陽明白王市長的顧慮,打假抓了‘電熱毯’這個典型,避免了人民生命財產造成損失,足夠讓所有人滿意。其他不能重要的假貨,或是處罰或是批評教育,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算了。
如果王市長現在一意孤行深挖、細糾所有偽劣假冒、不合格產品,那後續工作可能就不會得到下麵的積極響應,極有可能還會遭至工作人員和民眾的不理解和反對。
王市長最後給自己的一番話做了總結,便等著聽取穆朝陽的意見。
穆朝陽將目光轉向陳曦,他現在腦中很亂,所以想聽聽陳曦的意見。
之前他拿給王市長那些材料時,就提到過其中的一些觀點來自陳曦,因此便直言問陳曦:“你怎麼看?”
王市長心裏雖然略有驚訝,沒想到穆朝陽竟然如此推崇陳曦;臉上卻並未顯露,也將目光轉向陳曦。
陳曦多少也猜到了穆朝陽此時的情況,輕歎口氣:“那咱們就拿王市長說的這個醬油舉例子。
如果市場上隻出現部分勾兌的偽劣醬油,可能不少人都覺得這東西查不查無關緊要,查多了反而會讓老百姓買不到低價醬油。可他們想沒想過,如果放任下去,會有什麼後果。”
李邵宇無所謂道:“散裝醬油也不講什麼品牌,能有什麼後果?”
他主要考慮的還是對品牌企業的傷害,因為偽劣電熱毯給李邵宇的企業就帶來了麻煩。
穆朝陽不似陳曦對後世了解那麼多,非常重視食品安全,卻明白勾兌醬油如果大量販賣將對正常釀造醬油的企業會造成很大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