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穆二嬸要離婚(1 / 2)

陳曦母女一直忙於服裝廠的事情,家裏蒸糕的生意則完全甩給了陳成棟父子。好在陳成棟目前工作非常清閑,父子兩個也能忙的開。

陳成棟已經同醫院、學校的食堂打了招呼。他們也明白陳家目前的情況,蒸糕生意固然紅火,可對比百來人的服裝廠那就算不得什麼了。

縣醫院後勤監管食堂的林主任初聞這一消息時還挺著急,畢竟醫院食堂已經習慣了陳家的蒸糕,有非常穩定的客戶源。在陳成棟家賣蒸糕的這段時間,他們縣醫院也跟著小賺了一筆。

雖然醫院食堂沒想著一定要賺多少錢,但是突然蒸糕斷貨,對縣醫院食堂來說肯定也是個大問題。最起碼醫院吃慣了蒸糕的醫護人員就會有意見,想必臨近老來買蒸糕的那些家庭也會很不方便。

好在陳成棟已經承諾了,等月底的時候一定教會食堂做蒸糕的方法。這也讓林主任和學校那邊管食堂的同誌笑眯了眼睛。雖然他們不知道陳成棟一家做蒸糕到底能賺多少,可幾人都能看出來,陳成棟他們一家的穿戴越來越好了。

就算有服裝廠那邊的關係存在,可皮鞋總不能是服裝廠產的吧。

眼看到了七月底,胖乎乎的林主任那雙眼睛越發笑成了一條線。

陳曦趕在七月份最後一個星期天,把縣醫院食堂的林主任、兩個學校食堂的主管、連帶公安局食堂和縣政府食堂的負責人都請到了家裏。

本著有錢大家一起賺的態度,現場給幾人做了蒸米糕。幾人這才知道,原來陳家的蒸糕之所以便宜是因為人家壓根兒就沒用麵粉。

工序非常簡單,隻是米和水的比例要掌握好,太稀沒辦法定型,太幹了米糕做出來不夠宣軟好吃。

陳曦講的很仔細,還讓幾人用筆做了詳細的記錄。

林主任心思活絡,當即就看上了陳曦家的電動石磨。這東西可比人工磨起來省事兒多了,難怪人家能用那麼多的大米做蒸糕。

陳曦家以後不做米糕生意,這東西最多就是做做豆腐。可林主任覺得以陳曦家以後的發展,自己做豆腐的機會不多,有那功夫人家拿錢啥買不到。

他略做衡量就跟陳曦提了出來,林主任怕陳曦家舍不得,最初說的就是每個月三十塊錢租用電動石磨。雖然不認識石磨連帶的那個電機,可林主任憑眼力也知道那東西應該不便宜。

縣醫院食堂每天賣出的蒸糕都不少,按林主任的估算,就是再多一倍的錢租石磨,對他們來說也是大大的賺了。

林主任還承諾,如果以後陳成棟一家要用石磨磨東西,隨時都可以過去用,反正裏的很近。

停了蒸米糕的生意,電動石磨對陳曦一家來說用處就不大了。賣便宜了,底下那發動機都值好幾百塊;可價錢要貴了,麵上不好看,對縣醫院食堂來說也是個負擔。

何況以後麵粉肯定要降價,陳曦是想交好縣裏的這些單位、人員,又不是要坑人,自然不會高價賣石磨。所以林主任的租借,最和陳曦心意。

其餘幾個食堂負責人頓感惋惜,後悔自己動作慢。縣政府、公安兩處食堂人少,人力磨米也能倒開人手。兩個學校蒸糕量都不少,以後要自己做蒸糕光是和大米麵醒發、蒸熟就至少得兩個人忙,還得再想辦法擠人拉磨。

陳曦看兩人皺眉,便給了個建議,如果兩個學校方便的話,可以把泡好的大米送到縣醫院去磨。至於縣醫院是收些電費還是怎麼樣,那就看雙方如何商量了。

學校食堂蔬菜、糧油用量都不少,都有專門用於采買的牛馬車。何況縣城就這麼大,每天跑個一兩趟也沒什麼問題。當即兩個學校食堂的負責人就和林主任商定好了,石磨的費用他們一家出十塊錢,電費看情況另算。

林主任自然高興有人幫忙分攤租借費用,反正怎麼看蒸米糕都賺錢。

這個月還有四天,陳曦打算這四天裏務必讓醫院和學校食堂做出一模一樣的蒸米糕來。之後縣政府和公安那邊的食堂就由他們來帶,東西不難學,食堂裏有經驗會蒸發糕的人都容易上手。

陳曦沒讓幾個人空著肚子走,準備了非常豐盛的晚飯。剛好穆朝陽有空閑,加上陳成棟、陳旭一桌男人吃的非常盡興。

陳老爺子年紀大了喝酒不多,也覺得吵鬧。陳曦便另擺了一桌在陳老爺子房裏,除了陳老爺子還有她們母女加上陳曉和陳晨,幾人喝的是陳曦自製的果蔬汁,同樣吃喝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