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家奶奶隨身帶著她大哥一家當年的老照片,照片中是儒雅俊秀的盛景仁夫妻帶著他們的六個兒女。
其中長子、次子的身高已經和盛景仁差不多,三兒子和長女看上去也有十四五六的年紀。
這三個孩子都是在雲家奶奶盛景雯遠嫁之前出生的,而照片裏還不到盛景仁胸口的小兒子則是在雲奶奶遠嫁後才有的,當時差不多十歲,最小的女兒‘蝶兒’那會兒還不足兩歲。
拍攝這張照片的時候,盛景仁就已經預感到了危機,盛家設立在魔都的工廠也出了問題。因此照片中除了被抱在懷裏的小女娃,還笑的全無心機;其餘的人都臉色緊繃。
小女娃胸前戴著個瓔珞圈兒,隱約可見個蝶形的玉佩墜在期間。
按照雲家奶奶的說法,拍照後沒出三個月盛景仁一家就不得不避走港城。當時她嫂子怕那瓔珞圈兒太惹眼,便隻將蝶形玉佩拿了下來,用紅繩穿了帶在小侄女的脖頸上。
李招娣家的小兒子三角眼一翻狡辯道:“你說是你小侄女的東西就是你小侄女的東西了?我們家祖上就不能有個蝴蝶型的玉佩,難不成這天底下隻要有蝴蝶型的玉佩就是你們家的東西。
再說了,這照片統共才手掌大小,那玉佩更是隻隱約看個模樣,你有什麼證據證明這是你們盛家的東西。”
雲家奶奶瞥了眼李招娣一家,不屑的說道:“想必這麼些年,你們家也把從我大哥那裏得的錢財、金銀揮霍的差不多了。
這玉佩能留到今天,估計是沒找到買主,賣不上高價吧。”
李招娣的大兒子差點就脫口說出:你怎麼知道。
他私下裏連省城都去了,可對方非說這就是塊玻璃片子,否則天然的羊脂暖玉裏麵不可能有那種雜質。
看他們臉上表情,雲家奶奶也知幾人所想,冷哼了聲,轉頭向王隊長等人解釋道:“這玉佩是我大哥在孩子滿月的時候,特意找江南一位老玉匠定做的。
當年據說會這份手藝的就隻剩下那老玉匠一人,這麼多年過去……怕是早就失傳了。”
接著雲家奶奶讓楊芳華打了一盆水,她則將玉佩放在了水麵上。蝶形玉佩竟然就那麼漂浮在了水麵上,水盆底下隱隱出現了一個不大的字型陰影。
李招娣的大兒子趁著眾人圍觀的時候,也抻著脖子看了看。然後嘀咕道:“這投影的是啥啊,彎了吧唧跟蟲子爬出來的道道似的。”
他的話不少人都聽見了,心裏也跟著嘀咕。你說那陰影像個字吧,可字都說是橫平豎直,偏偏它彎彎曲曲,怎麼看怎麼奇怪。
穆朝陽給臨近的楊芳華和王隊長等人解釋:“這是小篆,是種漢字書寫的形式名稱。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秦國原來使用的大篆文字基礎上,進行簡化、創製了統一的漢字書寫形式——就是小篆。
小篆一直從秦朝流行到西漢末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但因為其字體優美,頗有古風古韻,所以始終被書法家所青睞。
又因其筆畫複雜,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隨意添加曲折,印章刻製上,尤其是需要防偽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書,直到封建王朝覆滅。”
雲家奶奶聽了他的解釋,微微點頭繼續說道:“這字就是小篆的‘蝶’,也是我小侄女的乳名。
別看這蝶形的玉佩輕薄小巧,卻是兩塊更薄的玉片嵌合,又以極細的銀絲將其固定而成。所以這份手藝又被稱作‘蠶絲流銀’。”
說著她目光嘲諷的掃過李招娣一家:“不說這塊玉佩做出來後的價值有多高,就光這份手工,都抵得上你變賣的那些金銀首飾數倍。”
她的話立刻惹來楊家眾人貪婪的目光,雲家奶奶對李招娣說道:“你但凡有點兒良心,對我們家‘蝶兒’好些,今天我也會感恩戴德報答你。
可這麼多年你都幹了什麼!搶了我們家蝶兒的玉佩、金銀首飾,享受著她給你們家帶去的富貴,卻天天打罵她。若不是那位老村長護著她,她怕是二十年前就被你們家賣去深山給傻子當媳婦了吧。
像你們這種無德喪良心的東西,還有臉自稱我們家‘蝶兒’的父母親人!我呸……”
其實雲家奶奶這次過來除了太想見小侄女楊芳華外,就是想好好收拾收拾讓楊芳華受了這麼多年委屈的李招娣和楊家人。
可還不等她打上門去,楊家人就自己一頭撞了過來。雲家奶奶怎麼可能放過他們,非要出了憋著的這口惡氣不可。
當年盛景仁之所以能把閨女托付給李招娣他們,都因李招娣的丈夫是個老實本分的莊稼人。可惜世事難料,那男人死在了多年前地震帶來的山體滑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