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家兩老在攏山縣一共住了十天左右,穆朝陽趁此機會好好陪了陪穆老爺子。
期間穆朝陽趁著天氣好陽光足的時候,帶著幾個老人去攏山縣南邊的水庫釣魚、野餐,看沿河秋景。因為有陳曉、陳晨,以及穆家小叔的孩子跟著,穆大少組織的‘自助旅遊觀光團’十分熱鬧。
老人們喜歡這種兒孫繞膝的感覺,特別是家裏隻有雲菲一個孫子的雲家兩老。加上晨晨這小家夥慣會撒嬌賣萌,連一向嚴肅的雲老爺子都常常被他逗的開懷大笑。
京城裏最近滑板車售賣十分火爆,常常是貨物剛到商場就被搶購一空。
又因為陳曦組織的‘滑板車巡城遊’活動太成功了,報紙媒體、新聞接連報道,連不少外地商家都找上門來,希望陳曦這邊能盡快給他們供貨。
不得已陳曦隻能想辦法,另外找加工廠合作擴大滑板車的生產。
林中玉和李邵宇還在京裏,兩人圈子廣人脈多。雖然這段時間同樣忙的要死,可聽聞陳曦這邊急需擴大產量,還是擠時間幫忙打聽了幾家比較適合的加工企業。
陳曦考慮到工人數量和熟練度等等因素,最終選中了北郊那邊一家自行車加工企業。
這家自行車生產企業大約是在七零年左右籌備建廠,七一年就開始生產自行車了。隻是近些年隨著自行車生產廠的遍地開花,自行車市場也日趨飽和。
生存空間被不斷壓縮,競爭也越發激烈,這導致該自行車廠生產的自行車大量積壓,已經到了解體破產的邊緣。
陳曦以入股的形式同該廠進行合作,簽訂了‘新型可折疊便攜滑板車’生產合同,並派出技術工人進行指導生產。
她帶來的資金、技術,以及簽訂的合同,對這家掙紮的破產邊緣的自行車廠來說,無異於一張救命良方。因此整個企業上到領導層,下到廠裏打掃衛生的保潔大媽,對陳曦都十分感激。
既然自己已經是該廠最大股東,陳曦就有責任幫忙處理那些積壓的自行車。
如今自行車整車的市場競爭的確特別大,可是對於已經售賣出的自行車,它的修理、維護、換件兒則有著非常廣闊的市場。
因此在合同簽訂後的第二天,陳曦便特意去倉庫查看了一下堆積的自行車,以及還沒組裝的一些配件。
老廠長看著那些堆積如山的自行車,眼淚都在眼圈兒裏直打轉:“都是我的錯,沒能把握市場行情盲目生產。
這都是廠裏同誌們加班加點生產出來的,都是他們的汗水、心血,如今卻隻能堆放在這裏。按照眼下的市場行情,怕是很難出手了。”
陳曦看著老廠長斑白的鬢角,知道他雖然對市場行情預估有錯,卻終究是為了廠子裏大家的利益。後期車子堆積,他也在四處奔走做著努力。便安慰道:“您放心吧,這些自行車我來想辦法,不會讓它們一直堆著。”
老廠長全當陳曦在安慰自己,苦笑著點了點頭。
誰都知道如今自行車市場競爭激烈,要是庫存隻有幾百輛,說不準這為神通廣大、‘手眼通天’的姑娘還真能幫他們消化消化。可幾萬輛的自行車加零件,這要能有辦法賣出去,就不會把他們逼到要破產解體了。
陳曦讓她帶來的技術人員分別抽查了積壓的自行車和零件質量,先做到了心中有數,這才對幾位廠領導說出了她的提議,並附上了一張自行車零件兒的價位表。
老廠長看的激動無比,隻是扔有些擔心,萬一他們費時費力的把整車拆了,零件兒卻賣不出去怎麼。
陳曦笑笑指了指自己:“你們隻管將零件兒完好拆下來就行,賣零件的事情我想辦法。不過有個前提,那就是要保證所有零件兒的質量和我抽查到的一樣!”
老廠長拍著胸脯保證:“小陳同誌你就放心吧,我們廠自行車別的不說,質量肯定沒問題!”
當天陳曦就走了雲菲的人脈,聯係上一些本地、外地的自行車零件兒商店。本地的她都讓人帶著樣品親自給對方查驗,外地的則走了鐵路的運輸。
能不能長期合作,全看對方意願。
因為這家自行車生產企業的質量不錯,陳曦聯係上的大部分商店都跟他們簽了訂貨合同,還極有可能長期合作。
老廠長看到工人們打包發貨,忍不住老淚縱橫。壓在他心頭的這塊大石頭,終於要挪開了。
陳曦一時間忙的不可開交,卻不好催著穆朝陽回來幫忙,隻能繼續欺負表哥雲菲。這也是實在沒辦法了,京城裏如今就剩下雲菲、林中玉、李邵宇他們三個人。
李邵宇都恨不能有分身術,好來應對那些加工廠家以及手裏管著新型電熱毯廠。
林中玉那邊飲料廠出品的果奶、飲料同樣供不應求。下麵的求購商來要貨,搞的都像是在打仗一樣,讓林中玉一個頭兩個大,擴大生產的事情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