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陰險的麥爾坎(1 / 2)

這個巨大的‘倉庫’說白了就是處被挖空的山腹,又以水泥石頭進行加固。其頂部呈弧形,嵌有非常堅固的金屬支撐。

寧越感慨:“他們到底是怎麼挖空這個如此巨大的洞穴!”

穆朝陽指了指三人下來的那處坡道:“我猜應該是從頂部向下挖掘,邊挖掘邊加固……”跟著陳曦穆朝陽也接觸了些建築知識。

陳曦輕歎了口氣:“想在人跡罕至的深山裏開鑿如此大的洞穴,工程量可想而知。估計為了修築這處軍事基地,有不少被迫來此的山民都埋骨在了這裏。”

聞言穆朝陽和寧越都跟著歎息。

此時陳曦他們所處的地方,是整個洞穴底部的中心位置。雖然有不少堆積的木箱阻隔視線,但是從空隙間仍能看到周圍洞壁上的情況。

在距離地麵三米左右的洞壁上架著較寬的金屬走廊,之後向上每隔三米的位置都有這種環繞式的金屬走廊。一共大約五層,也就是說洞頂距離地麵至少超過十八米。

上下的環繞式金屬走廊之間有長梯連接,看上去像張巨大的網籠罩著整個洞穴。

正對主電源的位置,立著兩塊快金屬牌子,其中一塊上麵用油漆繪著整個基地的平麵圖。另一個牌子上則貼了不少規章製度、貨物區域劃分,隻是因年頭久了些,紙張明顯發黃。

從平麵圖上不難看出,在金屬走廊後麵的山壁上,還有些被開鑿出用來住人和辦公的房間。隻是無論平麵圖的標注還是規章製度,使用的都是英文。

好在三人英文都不錯,寧越雖然在對話上遠不如陳曦和穆朝陽,可聽寫、閱讀都沒問題。因此三人誰也不用幫忙翻譯,就能各自快速查閱上麵的信息。

對於一些規章製度,三人隻是草草幾眼掃過,他們關注的重點基本都放在了貨物的分類上。

電源啟動後,新鮮的空氣被注入山腹,帶走了原本的沉腐氣息。

寧越和穆朝陽兩個早熱的脫了外套,這會兒連襯衫扣子都解開了幾顆。

事實上一月份是雲省最冷的一個月,按照陳曦的判斷,這會兒外麵的溫度應該在十三四度左右,最高也不會超過十五度。對一身冬裝的她來說雖然熱了些,但也不會熱到一頭大汗。

陳曦嘀咕了句:傻小子火力壯。然後按照英文標注,翻出了兩套適合的迷彩服丟給穆朝陽和寧越。

穆朝陽和寧越都見過越戰時期的米歇爾迷彩服,一眼就看出陳曦扔給兩人的迷彩服被改良過。不止是樣式,連顏色都略有不同。感覺上更適合雲省的叢林,由此可見麥爾坎的野心。

寧越磨牙:“若是越戰他們勝了,下一步估計就是侵吞我國的邊境了!”

穆朝陽邊將襯衫脫了,邊冷聲回道:“麥爾坎對我國的野心從十九世紀到現在就從沒中斷過……別看如今表麵上跟咱們熱絡,背地裏十有八九也沒安什麼好心。”

原本穆朝陽也沒覺得麥爾坎如此可惡,後來聽陳曦例數了從十九世紀開始,麥爾坎對我國做的那些缺德事,才明白早在兩百年前,麥爾坎企圖侵占我國的野心就已經開始了。

寧越不好當著陳曦的麵換衣服,轉去了堆疊的木箱側麵。他邊脫衣服邊對穆朝陽道:“說來聽聽,我就知道小鬼子準沒安好心,麥爾坎……了解的不多。”

穆朝陽清了清嗓子:“那行,就給你科普一下……”

其實早在十九世紀初期,麥爾坎就以貿易為名向我國內陸輸入了大量的鴉片。

鴉片不止腐壞人們的精神、身體,也讓勞動力、兵力銳減,給我國當時的經濟、國力等等都造成了非常沉重的打擊,甚至可以說是滅頂之災。而麥爾坎的商人則通過鴉片貿易,積累了發展工業的資金。

《南京條約》簽訂後,麥爾坎派顧盛率軍艦到澳門,對當時的清政府進行外交訛詐,最終逼迫清政府簽訂《望廈條約》。

除了割地賠款之外,麥爾坎幾乎占齊了英國從我國攫取的所有好處。條約使得他們的艦船可以任意橫行我國海域,更進一步對我國進行文化侵略。

甚至條約上還注明了後續的修約時間,為其進一步瓜分我國埋了伏筆。

根據曾經操控陳曦的那個組織內部資料記載,麥爾坎還是太平天國運動幕後最大的推手。他們挑起、並激化、利用了這次農民起義,從清政府那裏奪取了非常大的利益。

期間,麥爾坎政府一度想通過太平天國運動,在這片土地上扶植一個‘新的、更聽話的代言人’,來達到利益最大化。隻是後續超出了他們的預估,考慮到既得利益,他們又幫助清政府將其消滅了。

穆朝陽那邊已經說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期,寧越聽到‘麥爾坎公使扮演調停人,以狡詐手段與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三十款,攫取了除賠款外與英、法所得的一切侵略特權’時,氣的一巴掌拍在了木箱上。

以往寧越也聽過不少八國聯軍的侵華曆史,知道他們逼迫當時的清政府簽訂了諸多不平等條約,但是讓寧越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島國的入侵、屠殺、細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