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2 / 3)

張鐵生與盧作孚來到一間客艙密談,古耕虞與二人拱手告別回自己公司去,朱正漢在艙外把門。張鐵生是**港澳工委的地下黨員,早在41年,盧作孚就對他有所了解。當時,不少名人都在香港辦進步報刊,如鄒韜奮主編的《大眾生活》;茅盾主編的《筆談》、《文藝陣地》;鬱風主編的《耕耘》;張明養主編的《世界知識》。也有張鐵生主編的《青年知識》。還有**駐港負責人廖承誌定名的《華商報》,總編輯胡仲持、夏衍等人參與主持。加上先前遷到這裏的《大公報》、《申報》、《立報》、《光明報》。形成的輿論氛圍,給燈紅酒綠的香港帶來了濃厚的抗戰氣息。這些報刊登載的社論、文章乃至小品令人耳目一新。如鄒韜奮發出的抗戰吶喊,喬冠華撰寫的國際形勢分析,夏衍、茅盾筆下的文藝作品與評論,胡繩闡述的思想理論問題,丁聰創作的漫畫等,都影響了海內外。當年在香港出現的這個特殊文化現象,使“文化沙漠”頓時變成“文化綠洲”。盧作孚很愛看這些報刊,受益匪淺。

“……這就是民生公司麵臨的諸多困難。民生公司眼前要辦的事情太多,要解決的問題麻煩。當然,我們當全力解決,應該也必須解決。”盧作孚說。

“我們會全力幫助。”張鐵生說。

盧作孚點頭,充滿信任:“謝謝。”

張鐵生深情道:“周恩來總理親自指示,一定要安排好你去北京的事情。我已經與何逎仁先生商量了一個你去北京的初步方案。”

盧作孚兩眼放亮:“逎仁從北京回來對我講了。”這之前,盧作孚已經派民生總公司人事室主任何逎仁到北京,作為他與中央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保持工作聯係的常駐北京的代表。

張鐵生道:“你離港去北京的一切準備工作,都是在我黨組織的縝密布置下秘密進行的,必須要確保你的安全。”

盧作孚深為感謝:“有勞了!”

張鐵生端起茶杯:“來,我以茶代酒,祝你早日平安去北京!”

盧作孚也端起茶杯:“我也以茶代酒,再次感謝!”

人逢知己千杯少,兩人邊喝茶邊擺談,說了許多,話題廣泛,談及了新中國成立後的經濟、文化建設問題。

盧作孚說:“我呢,曾經有過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張鐵生期望道:“說說。”

“我早先說過,根據世界的最高紀錄作為目標,根據國內的目前狀況作為出發點,所有的產業運動、交通運動、文化運動、國防運動,其方法、曆程、所到達的最高紀錄,應該通通收集起來、整理起來,擺在全國人麵前,擺在關心全國問題的人的麵前,使明白什麼樣是現代的國家,如何才能夠立國於現代。”

“我聽朱正漢說過,你倡導的通過這四個運動實現國家現代化的想法不錯……”

乘小車回新寧招待所的路上,盧作孚很興奮。

朱正漢道:“盧總,你高興。”

盧作孚笑:“高興。”壓低聲,“跟你們的人說話無拘無束,可以敞開心扉。”想起年輕時結識的摯友惲代英來。

幾天後,盧作孚被邀請去到一家高級賓館的高層套房內,會晤加拿大政府外交部長皮爾遜。此套房比“虎門”輪那艙室闊氣多了。內飾豪華,牆上掛有彩畫,茶幾上擺有中國名茶、外國香檳。這高層樓屋巨大的落地窗外,維多利亞港灣一覽無餘,藍天碧海,山巒蔥鬱,高樓如畫。彬彬有禮的翻譯傳達著他倆的談話。

“你喝香檳還是喝茶?”皮爾遜道。

“喝茶。”盧作孚說。

皮爾遜為盧作孚泡了龍井茶,茶香四溢。

盧作孚喝茶,曉得此次談話不會愉快。

皮爾遜坐到盧作孚身邊,說:“用你們中國話講,我們開門見山。”

盧作孚道:“請講。”

皮爾遜攤手說:“你們與我國三家商業銀行簽訂的借款合同,是我國政府擔保的,所以,我不得不提醒貴公司不要違約。”

盧作孚聽著,心裏窩火,都是由於國民政府的拖延造成的。

皮爾遜稍稍停頓,說:“否則,我國政府就要賠償這三家商業銀行的損失。”

盧作孚道:“請放心,我們會履行合約。”

皮爾遜說:“謝謝。”起身渡步到落地窗前,“這維多利亞港灣很美!”

“是美。”盧作孚說,目視落地玻窗外海港,“一萬多年前吧,維多利亞港灣是大陸山脈的延伸部分。後來,因為山體斷裂下沉,形成了現在的港灣,使香港島與大陸分離。”

“是英國人使之分離的吧?”皮爾遜打趣道。

“英國人是借用,香港永遠是我中國的領土!”盧作孚正色道。

皮爾遜點首,坐回到盧作孚身邊:“我知道,香港有多處港口,請問,這維多利亞港應該是最主要的吧?”

盧作孚道:“是的。維多利亞港位於維多利亞海峽近岸,地處香港島與九龍半島之間,港闊水深,自然條件得天獨厚,是最主要、最著名的港口。航道無淤積,可以同時靠泊幾十艘巨輪,萬噸級遠洋巨輪可以全天候出入。由於九龍半島向南伸入海中,消減了風浪,使港區相對平靜,港內有三個海灣、兩個避風塘可以擋風避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