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害怕,朕隻是發發牢騷,這些年來,外麵一直說朕嗜殺成癮,是個暴君,難道朕就聽不到”楊廣看繼續說道。
“那陛下是因為什麼?世家?”駱榮燁小心翼翼地問道。
“你就不要跟朕裝糊塗了,這些天你的一言一行朕都觀察著,你跟那些世家不同,你很特別,但卻又跟朕一樣,是那些世家討厭的對象”楊廣說道。
駱榮燁這些天的一言一行都被下麵的人以文字的方式遞交上來,楊廣發現駱榮燁很特別,就好像跟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所以楊廣才會突然宣駱榮燁進宮,楊廣覺得自己找到了一個知己。
“好吧,那草民就不藏拙了,陛下想要削弱世家,但卻選擇錯了方向,高句驪明明可以一戰而捷,但卻遲遲不肯勝利,甚至是陛下的計謀也被百姓所知,如今大隋的百姓隻會說陛下昏庸無能”駱榮燁說道。
“好,哈哈哈哈,你果然很特別,任何一個人在朕麵前都不敢把話說得這麼明白”楊廣大笑道。
駱榮燁說的都是事實,高句驪自隋文帝征伐一次後就元氣大傷,再也沒有以前那般氣勢了,但楊廣即位後三征高句驪,每一戰都是能直接滅國的,但楊廣卻總是能製造出各種各樣的難題出來。
目的就是削弱世家的力量,同時也把高句驪拖死,不出一兵一卒就把兩個敵人幹倒,楊廣的計策是成功的,但也是失敗的。
楊廣沒想到最後出來造反的世家是沒有被他算計的世家,加上農民起義不斷,隋朝就此宣告滅亡。
“那你可知朕為何麵對國內局勢無動於衷?甚至還要繼續征伐高句驪?”楊廣問道。
“第一次征伐已成定局,第二次亦是如此,這個時候如果不打,早已心存不滿的關隴世家必定會舉兵謀反,但時候局勢會更加嚴重”駱榮燁歎了口氣說道。
隋朝依靠關隴世家建立,但世家的力量勢必會成為皇帝的擔憂,這個時代並不是說當上了皇帝就能高枕無憂了,你想要做出改變就勢必會觸碰到世家的利益,除非你願意當一個什麼事都不過問的傀儡。
“是啊,朕也想先清除國內的反叛勢力,但到時候就會導致更加嚴重的局勢,朕創立科舉讓天下寒門子弟也能為隋朝效力,但世家們不滿意,各種阻撓,世家們做的肮髒事卻扣在朕的腦袋上,這樣的世家,朕不清理那該清理誰?”楊廣怒吼道。
駱榮燁看得出來,楊廣一直備受爭議的原因就是在於世家,這個時代的世家嘴裏說著仁義道德,但所做的都是一些肮髒得不行的事。
“或許有別的辦法,陛下把事情想得太理所應當了,卻忽視了最底層的百姓”駱榮燁說道。
“朕自然也知道這些,但朝堂上都是世家的人,今日扶起一個,再打倒一個,那他明日也會跟今日被打倒的那個一樣,明日你又得再扶起另一個再去打倒這個,朕累了,不想再跟他們玩這樣的遊戲”楊廣失落道。
這是一個死循環,世家從來不考慮百姓和國家的利益,在世家眼中永遠隻有自家人,這也是為什麼世家麵對科舉製度那麼反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毀掉。
因為在世家眼中,科舉就是世家頭頂上的一把懸劍,但他們從來不考慮自身原因,每一個朝代的帝王總有意無意地去打壓世家,而這些自視清高的世家也最終消失在華夏曆史的長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