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章 豁達的胸襟(2 / 2)

而修煉古武術的,有誰不對點穴感興趣呢,不要說李成春了,自己昔日不就是如此嗎,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點穴大師,任何敵人自己隻要一點手就可以讓他絲毫都動彈不得。

或者就如同小說中寫的那樣,對付那些屢教不改的匪徒,讓歹徒中了自己的點穴法之後,忽然大笑起來,一直笑到死去為止。

現在的華夏國中很多強身健體都選擇了外來的跆拳道,空手道,其實這兩種舶來品和華夏國的傳統武學相比簡直就連提鞋的資格都沒有,都是一些隻知道好勇鬥狠的技能,真的格鬥起來難道是靠快、準、狠就能夠取勝的嗎?

那隻是一種蠻力,並不是身體中真正的潛力爆發,可惜的是現在的年輕人浮躁的太多,他們寧可追求心潮的東西,卻將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都拋在了腦後,這真是一件令人惋惜和可笑的事情!

而李成春雖然不是華夏國人,但是他對於華夏國的文化投入充滿了熱情,比起現在華夏國很多年輕人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也許是因為受到了華夏國古棋的熏陶,在李成春的身上戾氣表現的並不明顯,白雲老人也願意指點他能夠走上一條正確的路。

戾氣,是任何練武者到了一定境界之後都會出現的,戾氣的出現會令身體受損,到時候厚積薄發,那就會變成身體中的危機。

這和李成春就學c國的古武有重要的關係,c國的古武可以說是華夏國古武的一個分支,但是沒有學到華夏國古武的精髓,得到了形卻不得其神。

華夏國的古武術早就戾氣提出了克製的方法,太極拳和五禽戲其實就是老祖宗留下的解決方法,另外少林寺的佛經同樣可以起到去除身體中戾氣的效果。

但是c國顯然沒有得到這方麵的傳授,因此在古武術的方麵雖然成就不低,但是也會導致身體的受損,而且會越來越嚴重。

這就是為什麼c國隻能出宗師,卻無法出現大宗師的原因,據說大宗師也有,但是對於c國來說隻是一個傳說了。

李成春好在遇到了自己,讓自己能夠幫他從彎路中脫離出來,將來必定能夠為c國的古武術注入一股新鮮的空氣。

白雲老人本來隻是覺得這個c國小夥子不錯,看到了一塊良材美質,像白雲老人這樣的前輩就有一種舍不得放手的感覺,至於是不是外國人他不在乎。

當初華夏國的著名大將嶽鵬飛創立了嶽家拳之後,他毫不吝嗇的將自己的成就傳授給了所有的嶽家將校,這也是為什麼他帶領的嶽家軍後來戰無不勝的原因。

宋軍積弱已久,不是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女真族的對手,因此在文壇上當時的宋朝可以說是人才濟濟,可是在戰場上卻是連連遭受敗績,遠不是前朝的大唐可以相比。

尤其是被後人稱為“靖康之恥”的靖康年間,堂堂大宋竟然國破山河碎,這讓大宋幾乎處於滅亡的邊緣。

後來雖然有泥馬渡康王,宋朝的情勢也非常危急,幾乎到了隨時都要被滅亡的邊緣。

而嶽家軍成為了當時的一個神話,嶽鵬飛領軍的嶽家軍兵力雖然隻有三萬多,但是和女真族的交手卻達到了令人震驚的勝率,女真族都不由發出了“撼山易,憾嶽家軍難”的口號。

很多女真族的人馬見到嶽家軍的旗號都不敢交戰,遠遠的避開,嶽家軍已經在當時建立了戰無不勝的威名。

而嶽家軍的戰力之所以如此強大,遠不是其它宋朝兵將可比,原因是多方麵的,但是嶽鵬飛的虛懷若穀,將自己的所學毫不吝嗇的傳授給普通的一兵,讓這些普通的兵卒能夠擁有和女真族交戰旗鼓相當的戰鬥力,這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白雲老人也是如此,他沒有必要忌憚一個外國人學到華夏古武的精髓,他相信華夏國本就應該有大國風範,擁有海納百川的氣度,沒有必要怕外國人學到華夏武功的精華,如果你夠強的話,你的優勢誰也奪不走!

當然這裏麵有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這個外國人的身上有自己欣賞的地方,如果心懷歹毒,那白雲老人才懶得和你廢話。

就算是再殷勤,再虛心,白雲老人可不想將自己的武學精華傳給一個道德敗壞之徒,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