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庫爾的一刀落空之後,並沒有沿著原有的軌跡,把自己送到我的槍口下...他的坐騎的轉身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我剛剛把槍掉過頭來,她已經轉到另一邊去了。緊接著,斯庫爾又是一刀揮出,在我的槍頭上撞了一下,很快就借著這股子撞力,脫離了我的攻擊範圍。
我差點想叫出聲來,斯庫爾連續的一係列招數,倒像是跟我學的似的...利用各種撞擊力來改變移動軌跡,那不是活槍的訣竅嗎?
此時實在也來不及讓我想太多,因為梨佳也已經調轉回了方向。我毫不猶豫地讓她前衝,追著斯庫爾過去了。眼下實在沒有重新構思戰術的時機,隻要有攻擊的機會,就必須抓在手裏...
由於對方坐騎的速度確實有些駭人,一開始讓我覺得就這麼直接追可能追不上,所以我讓梨佳一邊追,一邊沿著右側向賽場的邊緣靠近,以形成一個針對對方的弧線包圍。這麼一來難免讓梨佳多跑幾步路,可能還會讓我和對方的距離先拉開,但不管怎麼說,這種做法杜絕了對方采取左閃右避的
然而讓我驚訝的是,梨佳隻跑出去不過七八步,就把我送到了斯庫爾身後不過兩米的地方...我這才反應過來,斯庫爾的那個銀發美人雖然反應機敏,轉身迅速,但在奔跑速度上,卻比梨佳差的太遠了。
驚喜的我想也不想,便一槍向著斯庫爾的身後搠了過去...可惜驚喜之後,便是驚嚇。斯庫爾連身都不轉,反手連劈三刀,全都劈在救贖之槍的槍尖上。一刀比一刀狠,一刀比一刀準,一刀比一刀的威力大...三刀過後,我已經渾身是汗了。
別誤會,我雖然一向謹小慎微,但還沒膽小到被三刀劈出魂來的地步。隻不過因為我手裏這杆槍實在不簡單,我不止一次聽過裏奇和柯姆聊到過,這柄槍價值幾十萬!而且那個什麼釹鐵硼合金屬於戰略稀土物資,這幾十萬還隻是黑市估價,實際情況是有錢也沒地方買去!所以斯庫爾的三刀過後,我第一個念頭就是趕緊把長槍收回來,看看槍頭被他劈出痕跡來了沒有。
然而,對手實在太不簡單了,就因為我這一退,他又轉了回來,一瞬間就把我的追擊優勢又扭了回去...
我後悔啊...說到底,還是因為我太貪婪...貧窮,限製了我的攻擊力。
有一句古詩說的很好:“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意思是,一個人隻有在詩以外的各種藝術氛圍裏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文化,才能得到更多關於作詩的靈感。事實上,這句詩用來說打架,也是相當正確的。實力相差不大的高手對決,其實真正決定勝負的,都不是功夫。而是功夫以外的氣勢,環境,以及腦力...而對於我和斯庫爾之間的戰鬥來說,環境都是一樣的,也沒什麼機會去用腦力,所以氣勢,已經超越很多條件,成為了決定勝負的最關鍵因素。
而氣勢...簡單說來,誰在進攻,誰的氣勢就高!
此時的我倒還沒有完全失去反攻的想法,因為斯庫爾對我的第一輪攻擊就被我的‘隨變’輕而易舉地消弭了。所以我決定,把握住機會,隻要再一次躲開他的攻擊,就立即反守為攻,把氣勢搶回來!
然而,當斯庫爾第二次接近我,我剛剛橫過長槍,擺出防禦姿態時,迎麵而來的卻是如同萬道朝霞般的刀光...
以前,我是很喜歡看一些武俠小說的,但我總覺得一些寫武俠小說的作者並沒有好好寫,甚至包括一些大師的筆杆也是如此。因為他們在用文筆創作武術招數的時候,總是會犯下一些‘物理性’的錯誤。
比如某位大師,就經常在他的作品裏寫“連續刺出七劍”,或是“飛到半空,連挽六七朵劍花”諸如此類,天馬行空般的招數。
確實是天馬行空...連落地都不帶響。其實很簡單地想一下就明白了,以常識而言,隻有在第一劍刺出去被擋回來或是被躲開的前提下,才會刺出第二劍。同理,第三劍,第四劍...乃至第七劍也都是如此。如果第一劍就把敵人刺死了,還刺剩下那麼多劍幹嘛?鞭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