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1 / 2)

很久很久以前,在遙遠的東方大陸有一片廣袤而富饒的疆域,稱之為龍州。

相傳,這裏曾是真龍盤踞嬉戲之地,卻因為地域太過廣袤而適宜,便選擇在這裏久居。後誕下九子,分別掌管這片疆域的九個地方。每個地方地勢不同,界限分明,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九個國家。

每個國家的君主都有屬於自己的玉璽,隻是,他們玉璽的璽底不是文字,而是不同的圖案,璽底刻的是真龍身上的各處部位。九個玉璽合在一起,蓋出來的印文,則是一隻氣勢足以撼動天地的龍!而每個玉璽上都鑲有不同的圖騰,分別是管轄該國的龍之九子,以此作為標記。

然而,龍之九子,生性貪玩,它們在蒼穹之間四處遨遊,卻並不曾管理這片土地。於是,這片稱之為龍州的世界開始割據混戰,烽煙四起。遙望之處,皆哀鴻遍野,餓殍載道。

因為這些君主們相信,吞並了其他國家,搶奪走他們的玉璽,稱霸了整個龍州,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天子!

數百年的戰火,九個國家最後形成了三足鼎立。隻留下了蒲牢所掌管的南越,狴犴所掌管的西滕和睚眥所掌管的北晉。其他國家,在這場硝煙之中,分分合合,早已成了過往雲煙。而南越和西滕,在這場戰役中所占據的疆土越來越大,地勢越來越強,兵力也越來越昌盛。

至始至終,從未參與過戰爭的,隻有北晉。

然而,南越和西滕一直攻不下的,也正是這北晉之國。

又或者可以說,從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靠近北晉之國。

北晉,地處龍州大地的最北邊。雖不是極北之地,那長達小半年的寒冬也讓人心生退意。然而,這卻並不是其他國家無法靠近的原因。

究其原因,還要數橫擋在北晉南端的伽藍山了。

威嚴聳立的伽藍山是一道完美的天然屏障,安全地保護了北晉不受任何他國的侵犯。傳言,這是睚眥神獸在出遊之前特意隆起的山脈,防的就是外麵世界的風風雨雨。

誠然,其他幾個國家根本攻不進來,北晉倒是在伽藍山的保護中度過了數百年的安逸生活。

可睚眥神獸沒想到的是,真正讓北晉風雨飄搖的,不是外麵的戰火,而是朝中的廝殺!

北晉雖是墨家人的天下,可墨氏一族骨子裏似乎有著睚眥神獸的精髓,兄弟之間互相殘殺,毫無親情血肉可言,隻為爭奪那最高王位。直到最近百年,墨家人才開始重拾一直忽略的親情,堪堪安穩了許多。

並以墨氏祖上兄弟間的殺戮為恥,一代代的教導後人齊家,治國,方能平天下的重要性。

近百年來,北晉疆土雖不及南越和西滕的一半,可墨家人始終推行的是“仁德”二字。雖處寒冷北方,卻讓北晉百姓們覺得所受恩惠和福利,比那南方豔陽三月都要溫暖得多。

百姓受益,帝王家自然也備受尊重。當時的皇帝墨顯是個十分節儉之人,宮中過得十分樸素,大部分的開銷用於整頓軍隊,增強國力。以及,向西橫向擴張疆土。

正如龍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況是不同的人心。

麵對皇帝的簡樸生活,朝中上下皆是讚賞一片,隻是,向西橫向擴張疆土一事,大部分臣子都表示反對。

他們表示,若是想擴展疆土,大可以參與到外麵的風雨廝殺之中,打下伽藍山對麵的南越國,到時候國都遷移到南邊去,不至於在北邊的冰雪之中凍得像隻走了神的熊瞎子。

而向西橫向擴張疆土,雖不至於參與到外麵世界的戰亂之中,免去了征兵倒是件好事。可北晉疆土至始至終都是在北方,都是在蒼茫冰雪之下。這種極度嚴寒的疆土,不要也罷!就好像那西滕,隻跟東邊和南邊的國家打打殺殺,卻從不肯踏上北方疆土一步。

因為大家都知道,越往北去,越是貧瘠之地,這塊鳥不拉屎的地方,誰要?

朝中反對意見極大,然而,在這片反對聲中,始終站在皇帝墨顯這一邊的,卻是他的兩個弟弟,燕王墨垂和雍王墨影。

早些年,在小皇子燕王墨垂才八歲時,他們的父皇和母後便前後撒手人寰,留下了三個皇子,並立帝於顯,那一年,墨顯才十二歲。除了墨垂這個八歲的皇弟以外,還有個七歲的同父異母的幼弟,雍王墨影。

墨顯那時也隻是個半大的孩子,卻讀懂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與人情冷暖。雖然自己登了帝位,一些冷嘲熱諷之眾卻十分多。他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起早貪黑,不停地學習,怕的就是能力不及先皇而讓偌大的北晉疆土毀於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