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2 / 2)

酒添熱氣,久別重逢,二人好一番長談。

寧承忠說了那天晚上他去“一壺醉”餐館吃夜宵看見的情景,說了對她的擔心和思念。說那日發現,他扣押的木船上有四件物品被盜,那四件物品很可能是毒品。喻笑霜說盜賊定是李泓壽一夥了,李泓壽早就跟洋人勾結私販禁物了。喻笑霜說時,淚水湧眶,說了他倆分別後的情況,說了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說她誤解他了。寧承忠才知道了她的痛苦遭遇,其禍根是他深惡痛絕的洋人。

那天,空肚子的喻笑霜喝幹了寧大人那餘下的白沙燒酒,腦子發漲,就喝了綠豆稀飯吃了涼麵,早早地關了小包房的屋門,搭涼板床脫衣睡了。小包房夜裏是她的臥室。黃昏時分,一幫嚷著為袍澤兄弟報仇雪恨的人撞開了小包房的屋門,她被驚醒,來不及穿外衣就拿起板凳抵抗,奪路奔逃。幸虧她抓起了枕頭下的那包銀錢,否則會身無分文。隻穿了內衣短褲的她開先躲在“一壺醉”餐館吊腳樓下的岩縫裏,天黑時才摸出來,繞道去了萬縣城臨江的那條街市。街市人多擁雜,她那赤裸的臂膀被男人的汗臂擠碰,赤露的大腿被男人掐捏。她生怒卻不聲張,怕引來那幫追殺的人。她進了一家衣店,買了套便宜的粗布衣褲穿上。她穿衣褲時,那男店主一直盯著她。

她旁若無人穿好衣褲出店,叫了輛馬車出城。馬車在人叢裏穿行,路過“家常菜”餐館時,她眼目一亮,餐館門前站個撲打折扇的穿民服的男人,她認出是寧大人,想喊他又沒喊,他是官府的人。

她父親喻秉智原本在重慶下半城做皮貨生意,隨眾“嗨”了禮字號袍哥。重慶的袍哥有仁、義、禮、智、信五大堂口,原本無高低貴賤之分,後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有了差別。仁字號地位最高,多是軍政要人、富商大賈、士紳名流;義字號多是殷實商人、一般官吏、水旱兩道業者;禮字號多是小商人、小市民、販夫走卒。就有“義字講銀子,禮字講刀子”的說法。至於智字號,多是小販;信字號則多是無業遊民,地位最低。父親說,“嗨”了袍哥好,有利於做生意,不想卻引來殺身禍。同治二年,重慶發生教案,起因於洋人強拆民居,她家的房子也被強拆。那個法國傳教士範若瑟,據其天津和北京條約對傳教弛禁還堂的條款,持清廷文牒,強拆長安寺修真原堂,致使川東三十六民團保甲暨八省會館首事辦公聚會地被迫遷出。時隔不久,升任川東教區主教的範若瑟,又以擴建真原堂為主教座堂為由,強拆民居。住戶們憤怒了,聚眾抗爭,搗毀了真原堂和教士住宅。她父親和袍哥兄弟也在其中。混亂中,她父親見阿瑟等幾個教士、教徒在圍打“興隆綢布莊”的寧老板,寧老板倒地身亡。她父親二目噴火,怒獸般撲上去逮住阿瑟,掐他脖頸怒喝,殺人償命,老子掐死你,掐死你!父親的雙手似兩把鐵鉗,二十來歲的阿瑟沒有了氣息。這場教案激怒了範若瑟,他通過法國駐京公使向清廷總理衙門施壓,索取巨額賠款。清廷妥協,責令重慶府八省會館賠償白銀二十餘萬兩;由法國傳教士另外擇地修建教堂;重慶府所轄境內教會可以自由購地建房;通令緝拿行凶罪犯。

如果您覺得《寧承忠喻笑霜》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80/808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