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1 / 3)

正文 5

七月,天黑得很遲。

不過,當他們在肖公嘴江邊的壩吧茶座,擇了張靠江的空桌子坐下的時候,天色已經暗了許多。對麵的大佛也看得不是那麼真切,這反而烘托了千年大佛的古老與神秘氣氛。

“我要杯竹葉青,你呢?”輪回從服務生手中接過菜單,遞給jane。

“呃~~一杯ju花茶。謝謝。”夏天喝ju花茶確實有好處。清火。

jane放下菜單,環視一圈,桌椅舒適、綠樹環繞,心想:“恩,這裏環境還真不錯。”

“沒有蚊子呀~”jane起先還有些擔心,坐了片刻卻發現很安全,江邊也比較涼爽清幽,是個納涼休閑的好地方。

“我說吧~有我在蚊子不會找你。實際上,我腳上已經有3個包了……”說著,他挽起褲管撓了起來,有些無奈。蚊子果然特別關照,他猜想或許因為都是母蚊子,而他又一表人才的緣故。長得帥也有煩惱啊。

“啊!沒事吧……要不算了。”jane有些驚訝:“莫非你就是傳說中的‘蚊趨星’?”

“沒事沒事,‘我癢故我在’。另外謝謝你給我起的外號,有味道!”

因為這個新外號,兩人都哈哈大笑起來,輪回腳上的包也不那麼癢了。

“說不定,你的祖輩也在這江邊喝過茶呢。”他呷了一口茶,並吐掉喝到嘴裏的茶葉,發出“呸~呸~”的聲音。

“很有可能……”jane斜靠在寬大的藤椅上,遙望著淩雲山,準確的說是謠望著那尊山一般高的佛。這個角度看過去,是無法看到大佛全貌的。不過,這樣似乎更能增加大佛的神秘,令人浮想聯翩。

“看得出來,你對大佛很有興趣。”見她看得入神沉默不語,輪回找了個話頭。

“……多神奇啊,雖然在照片和電視上看過很多次……但親眼看到,還是很震撼。”jane轉過頭,言語中按捺不住的感慨。

“明天到了他跟前,你會更加震撼……對了,我就給你講講這大佛吧。”

“好啊,好啊。”jane興奮的坐正身子,雙手撐著頭趴在桌子上。

樂山大佛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彌勒坐像,其始建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成於唐德宗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曆時九十年。佛像臨江而坐,負淩雲、踏三江、麵峨嵋,氣勢恢宏,巍巍壯觀。大佛坐東向西,麵相端莊;頭長14.7米,頭寬10米,肩寬24米,耳長7米,耳內可並立二人,腳背寬8.5米,能坐百餘人,通高71米,素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之稱。

輪回先向jane簡要介紹了下大佛直觀的數據,想必下午在博物館的時候她應已經看過。不過現在依然值得重複一遍。

“所謂‘負淩雲’,意思是說大佛所在的這座山峰——屬於峨眉山東麓的淩雲山棲鸞峰;‘踏三江’指的就是我們腳下的三條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當然,青衣江其實在上遊與大渡河彙合。”說著,輪回用手指了指江麵。

“恩,這我知道,來之前我在GoogleEarth上看過樂山的衛片和地圖。”jane點了點頭。

“哦?你也玩穀歌地球。”他非常喜歡這種顯示全球高清衛星照片的軟件。經常在照片上搜尋自家或者朋友家的屋頂,要不就看其他城市或者別的什麼希奇古怪的地貌。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重慶最牛釘子戶”事件,在網絡上掀起了一股定點找圖風暴,輪回自然也參與了。

“是的,這很實用;而美國對於衛星導航的應用已經相當普及化了,幾乎每台車都裝有GPS定位係統。”

“不錯…那麼我們再看這‘麵峨嵋’,說的是大佛麵朝峨嵋山的方向。如果天氣晴好,能見度高的話,你甚至可以從這裏望到金頂。”輪回坐的角度斜朝著峨嵋,他抬起頭目光深邃。jane扭頭順著他的視線望去,除了城市遠處的燈火,什麼也沒看到。當然看不到。

“現在,我問你一個關鍵性的問題。”他收回視線。

“那就是,為什麼要開鑿大佛?”

“還用問?!”

“博物館的文獻不是清楚的說明了嗎‘三江彙合水流直衝淩雲山腳,勢不可擋,洪水季節水勢更猛,似脫韁的野馬,橫衝直撞,毀壞農田,過往船隻常觸壁粉碎。淩雲寺僧人海通,見此非常心痛,於是發起修造大佛之念。一來,開鑿出的石塊墜江可以減緩水勢,二來,借佛主之力鎮水。’”jane沒想到會是如此簡單的問題“看,我幾乎能背下那段話。”

jane說的很正確。曆史文獻上確實是這樣記載的。

輪回不禁想到父輩的回憶中,數十年前的三江彙合處到了夏季是何等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