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馬入中原 第十三 孟津兵變(1 / 3)

信馬入中原 第十三 孟津兵變

元康四年五月,楚漢,正值萬壽節(劉禪生日)

洛陽南郊,嵩山山麓。

皇帝登郊壇,冊封太子劉浚,並與群臣觀獵西園。

劉禪著淡黃色五時衣,執韁而立,他騎馬的時候不太多,略顯臃腫的身體顯得不那麼合符當時人的審美觀念。而在他身邊頭戴皮弁一身貼身箭袖禪衣外著明光鎧的人,則顯得威武不凡,此人正是梁王劉封。

“朕聽說禦兄精於騎射,為何不試身手?”皇帝問道。

“陛下謬讚了,如今國家初定,百姓思定,朝廷體恤天心,與民休息。臣久不上馬,正思量乞骸骨,回長沙養老。”劉封說道。

劉禪也不是當年那個二楞子了,多少也對什麼是政治詞彙分辨一二,笑道:“禦兄身體康健,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兄長休辭辛勞,待天下平服,朕也效法桐葉故事。”

“陛下之恩,臣深銘五內。”劉封心一驚,以為是劉禪在試探他,其實劉禪說的也是他的真實想法,等到天下安定了他也願意給劉封一塊地,一如當年光武對魯光定王的事一樣。“隻是國朝有前七國之亂,後有淮南、衡山之患,藩庶壯必生禍亂。為社稷,為子孫,臣不敢乞此等殊譽。”

那些近臣聽著兄弟之間的對話,各自心裏打著算盤。

***********

昆明宮(和現在的昆明沒關係)

“哦?”孫皇後仔細地聽著內侍彙報工作。孫皇後善妒專橫,在宮裏是出了名的,而且她的縱欲無度,老是嫌皇帝是“廢物”,暗裏養著幾個“假閹”。在諸葛亮稱病休養後,她更是肆無忌憚,派人去民間尋找美貌少年,而他的老公則如蒙大赦,去別的女人的肚子上尋找逐漸陌生的溫柔。

因為皇帝軟弱,皇後的手開始伸向了外朝。皇帝倒是樂見有一股勢力來平衡元老派。而冊立太子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太子的重要性對皇後來說遠比皇帝老公大得多。

但是擋在皇帝老公和未來皇太後麵前有座無形的大山,那就是劉封,最強大的藩王,大將軍。為了對付梁王,在皇後的推薦下,劉永被提了起來,劉永雖然是庶出,但是他的母親是趙夫人,他的舅舅是當朝的車騎將軍趙雲。

在元康三年,諸葛亮順利拿下許昌後,有人就提出說梁王權太大,應該辭去大將軍的職務。雖然當時被皇帝拉下去砍了,但是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三個。

謠言漫天,一時間國家呈現出大亂的兆頭,在這個時候讓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大將軍劉封主動提出了辭職的願望,於是皇帝同意了,並不再提任何人擔任大將軍的職務。諸葛亮也是聰明人,於是也辭職,因為沒了大將軍也不需要大丞相來製衡,自己擔任豫州牧坐鎮許昌。龐統也去了襄陽擔任留守和鄧國丞相協助鄧王劉理治理鄧國。

董和去世了,司馬芝擔任太尉,丞相由費禕擔任,禦史大夫是李嚴。(漢朝就有個好處,官職可以上下調,做完總理也可以去當縣長)

幾個大佬都在外邊,朝廷自然以皇帝為主。

洛陽安定後,首都正式搬遷到這裏,由魯王劉永擔任了司隸校尉(相當於現在北京市市長兼衛戍軍區司令、首都首席檢查官),一時間魯王門前可以說是車馬長龍啊。

平時帝黨和後黨都顯得逍遙,但是萬壽節一到,幾位大佬一回來,就顯然破壞了他們的憧憬,在這些人麵前,他們隻不過是玩泥巴的小屁孩。

而且讓孫皇後很不舒服的是,劉封顯然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雖然他名義上是宗室,不過是先帝的假兒子,憑什麼幹涉皇帝的家事,真不那自己當外人。劉封在給皇帝的信裏提到了對吳國的看法,讓朝廷小心吳國的偷襲,還影射皇後在外麵亂搞,這麼下去呂氏的事情又要上演了。

“皇帝和那個三眼子密談了很久?”皇後認真地聽著彙報,她在皇帝身邊安插了眼線,事無巨細她都知道。

孫皇後虎著臉問:“他們說些什麼?”

“奴婢不…….不知道!大家吩咐我等退下,奴婢……”內侍小心地說道。

皇後哼道:“廢物,滾,去把去病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