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馬入中原 第十四 我主皇朝(3 / 3)

這個禦史不久就被同事彈劾“言行失當”,被“下放”到外地當縣官去了。禦史有豁免權的,數量有限,但是民間的“禦史”卻多,東漢的憤青還是相當厲害的,鼓搗過許多次*,劉封修改了刑法,廢除了禁言令後,這樣的人更多了。

“清談誤國!”於是在皇帝的動議下,對那些整天沒事專門磨牙的人開始征徭役。

皇帝也開始對古籍、經典開始了重新修訂,下令廢止《周禮》(此書是劉歆為王莽上台起草的重要政治文件,假冒周公的口氣敘述政治製度),重新校核被王莽和劉歆篡改的經典。一場聲勢浩大的學術大討論開始了,總算給那些閑得慌的儒生找了個事去做。把自漢以來夾雜的神鬼之說全部從經典裏刪除,恢複其本來麵目。將董仲舒等人的塑像從孔廟搬了出來。

尊奉道教為國教,但是允許其他宗教傳入,對寺廟道觀的土地持有數做了嚴格規定,對於封賞的土地也要征收稅賦,堅持贖買土地和打擊兼並並重的政策,鼓勵工商,安置流民。

經曆了五年時間,梁國顯得朝氣蓬勃。在當時中華大地的四個政權中實力最為強大,而皇帝最為清閑。

看著皇帝成天不是釣魚就是去度假,把幾個執政忙得四腳朝天,這幾個人不禁大呼上當,梁國的現在覺得就是沒了皇帝,好象這梁國的天也沒塌下來,而魏人和吳國的那些大儒也目瞪口呆,這天殺的劉瘋子好象運氣也太好了點。

孫權也隻能羨慕而不敢去效仿,還是先擺平兩個兒子再說。

古人也不是一成不變,因循守舊的,一些人的心思開始活泛了起來,也許天下未必就需要什麼皇帝,也許皇帝根本就可有可無。

《共和論》劉封看到這本從魏地帶來的書,下巴都快掉了。他沒想到本應該出現在自己屬地的東西,居然先從專製勢力最強大的魏過產生了。當然這裏麵的“共和”和後來的共和不是一碼事而是宣揚無政府主義,宣揚什麼鳥生魚湯的虛幻盛世。不過有一點值得肯定,人們對君主體製提出質疑!

酒喝多了,劉封拿出這本書對辛夫人說:“憑這個,這趟三國我沒白來!”

辛夫人一愣:“陛下你說什麼呢?”

劉封也是一吐埋藏在心裏多年的秘密:“我並不是這個世界的人,我來自很多年以後。”

“陛下,您當然不是凡人,您可是太平真君轉世!”辛夫人也一時不知道怎麼說好了。

“嗬嗬!”劉封自己知道失言了,也不多說,因為《皇權法》規定了如果“皇帝神智不清,不具備執政能力”就要退位。他自己可不想被人當瘋子關起來。

“梓童,我想寫本書留給後人。我不想他們犯迷糊,因為許多人包括你都不明白我為什麼要把皇帝關籠子裏。”劉封說道,“我字寫得不好,你來幫我寫吧。”

辛夫人點點頭:“那麼陛下打算寫一本什麼樣的書呢?”

劉封揉了揉太陽穴:“就叫《君主論》吧!”

附“慶曆中,司馬溫公除天祿閣校書事,時閱《綱憲諸國是法》慨然:‘此係萬世之功業,史官不錄,誠為不公’。遂立誌編篡《通史》。司馬溫公係梁違命侯族裔,於梁太祖頗有微詞,亦歎服其明斷。”——(南)商範成大《五會元燈錄鈔》

“…吾皇之橫暴無知,恐當回去重讀《綱憲諸國是法》。吾等中華之民豈可受荼毒於暴君淫威之下…….”——(明)上塞國楊•;洛河《告倫敦市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