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明珠一時無言,這老太君真是氣勢十足。
“莫非是大姑娘對錦兒有意見?”老太君見她沉默,便不由得猜到了宋書綺身上,就連稱呼都變得疏遠了些。
“當然不是了。”上官明珠生怕老太君誤會了綺兒,連忙解釋道:“綺兒是一個好姑娘,她從來沒有嫌棄過錦兒。”
嶽氏也覺得如此,她相信自己的眼光,那姑娘絕對不會以貌取人,便有些疑惑道:“那你還有什麼不同意的?”
又見上官明珠似乎有些為難,老太君倒是有些心軟了,臉色緩和許多,聲音也柔和下來:“你放心吧,若是錦兒真的能娶到綺兒,這輩子都會對她好的。”
話說到這份上,上官明珠也不好再說什麼,隻得暗自苦笑一聲:“老太君,那讓我問問綺兒可好?畢竟這也是她的終身大事。”
嶽氏覺得這個要求並不過分,便痛快答應:“當然好了,你就將我的原話帶給綺兒,我相信她會好好考慮的。”
在她看來,那絕對是個聰明的姑娘。
上官明珠微微頷首:“好,老太君放心,我會和綺兒好好商量一下。”
她並沒有貿然答應,一切還是以綺兒為主。
老太君自然聽得出來她話中留了活口,卻也不急於一時,又溫聲叮囑道:“這件事就交給你了,我相信你。”
上官明珠倍感壓力,卻隻能應下:“好。”
“明珠啊,錦兒難得有一個上心的姑娘,我老婆子一定是會為他張羅的。”嶽氏笑眯了眼睛,唯有眼角的皺紋顯出幾分蒼老。
上官明珠心中發苦,微微點頭:“是,老太君疼愛錦兒,想必他將來一定會孝順您的。”
嶽氏又笑眯眯加了一句:“若能和綺兒一起,那就更好了。”
上官明珠頓時哭笑不得,這老太君真是三句不離婚事,抿了口茶掩飾臉上的尷尬:“老太君說的是,不過這世事無常,變化最多的也就是人心。”
言下之意,誰知道上官錦會不會變呢。
嶽氏聽出來了,老神在在道:“放心吧,錦兒自小在我身邊長大,我最了解他了。”
上官明珠還能說什麼:“也許吧。”
嶽氏也沒有再繼續絮叨,隻抓過她的手背拍了拍:“好了,你一路行來也累了,我就不多打擾了,你好好養身子。”
“多謝老太君。”上官明珠不卑不亢道:“待明珠身子好些了,便親自去給您請安。”
“不急不急。”嶽氏十分大氣地擺擺手:“那我就走了,你趕緊休息一下吧。”
說罷,就在侍女的攙扶下離開了。
上官明珠總算是鬆了口氣,揉了揉有些脹痛的額頭:“來人,去喚大小姐過來。”
“是。”外頭有人應聲,不過一盞茶的功夫,宋書綺便和婢女一前一後進來了。
上官明珠衝她擺了擺手:“綺兒過來。”
宋書綺緩步走進,見她一個人在屋中,便知道老太君走了,在她身旁落座:“母親。”
上官明珠疼愛地看了她片刻,眼中有些複雜,半晌後有些深沉地歎了口氣:“綺兒,過幾日我想去一趟安國寺,你陪母親一起去吧。”
“母親,您身子還沒有好,就不要奔波了吧?”宋書綺並不讚同,她本身風寒還沒有徹底痊愈,再折騰的舊病複發可就不好了。
上官明珠卻很堅持:“我身體沒事,這一趟安國寺,我是一定要去的。”
老太君看樣子主意已定,她隻能盡快去給兩個孩子算算生辰八字。
隻是這些話不能告訴她罷了。
宋書綺還是有些猶豫:“可是這幾日天氣不是很好,恐怕山路也不好走吧。”
“沒事,咱們多帶點人。”上官明珠打定了主意,任由她如何勸說也不會改變主意,還囑咐道:“具體哪日我還沒定下,等定下來我再告訴你。”
宋書綺隻好應道:“都聽母親的。”
上官明珠微微頷首,隨後陷入沉思之中,尤其是眉頭下意識地緊蹙。
倒是叫宋書綺越發好奇老太君到底說了什麼,能讓向來溫柔嫻靜的主母如此心不在焉。
不過主母沒說,她就沒有多問。
翌日清晨,上官傲帶著一堆禮物來訪,一進屋便道:“昨日我忙於軍隊的事,沒有騰出時間來看望,還望夫人莫怪。”
“怎麼會怪罪。”上官明珠對他的感覺很是複雜,隻淡淡一笑:“公事要緊,你若實在是忙,便無需來看望我的。”
上官傲並未察覺到不對,還讓人將貴重的補品送上來:“夫人,這是這些年來我南征北戰而攢下來的補品,如今正好拿來孝敬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