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深094米:顧先生,你的婚紗的確——配不上我(6000字)(1 / 3)

坑深094米:顧先生,你的婚紗的確——配不上我(6000字)    他看著年輕女孩滿麵淚痕的臉,有些欣慰有些恍惚,“做了一輩子孽,恐怕很難再見到我家閨女了,不過你們向來關係好……你能來看看我……也不錯了。”

晚安走出療養院門口的階梯上時,沒有忍住心裏頭層層蔓延崩潰下來的情緒,蹲在階梯上哭了出來。

世事變遷,其實最荒涼不過。

療養院的壞境雖然很好,但是地方很偏,所以基本沒什麼人。

晚安慢慢的坐了下來,看著前麵很遠的地方出神。

包裏的手機震動,震了很久她才回過神,把手伸進包裏拿出手機出來接。

是婚紗公司的電話,手指滑過接聽,“不好意思,顧先生這兩天可能沒空,所以我們暫時沒時間過來……”

“顧太太,您好。”電話那邊是柔和微笑而歉疚的聲音,“定時間的事情顧先生已經跟我們說了,不好意思打擾您了,有關婚紗的事情,想冒昧的問一下您。”

“有什麼問題嗎?”

“是這樣的……有兩位客人過來看婚紗的時候,想花雙倍的價錢買您的婚紗。”

晚安拎起自己的包,慢慢的朝打的的地方走去,“我記得我們家顧先生跟我說……他的婚紗是親自設計再定製的?”

“是的是的,您不同意也沒關係……因為,”店員顯然很緊張也很無奈,“但是那位先生說,如果您不肯賣的話,他會把我們公司買下來。”

晚安淡淡的道,“這麼財大氣粗,不能請人自己設計嗎?”

抬手攔了一輛的士,順手搖下車窗,“是什麼大人物你們要特意給我打電話?”

既然知道這件婚紗是屬於顧南城的,一般的人他們估計也不敢開口。

“是……薄錦墨薄先生。”

哦,晚安聽到這個名字也不意外,敢跟顧公子搶婚紗的人是不多。

她垂眸,淡淡的道,“讓他們等著,我待會兒過來。”

半個小時後,安城某婚紗店。

晚安走進去,整個婚紗店就隻招待了兩個人,像是清場了一般。

她踩著紅色的地毯走過去,一眼看到陸笙兒站在玻璃櫥窗前,雙手合十側過臉朝長腿交疊坐在沙發等候的男人笑,嗓音是少見的輕快喜悅,“我真的很喜歡這款婚紗,感覺就是專門為了我而設計的……待會兒人家來了你不要太凶了,我來跟他們說,畢竟婚紗對要結婚的新人都很重要。”

晚安一眼就看到主玻璃櫥窗裏掛著的婚紗。

有好幾秒鍾沒有挪開視線。

“陸小姐……顧太太來了。”店員很尷尬的朝陸笙兒笑,“顧太太……不好意思,麻煩您特意過來一趟。”

為什麼專門讓她過來,安城大部分的人並不知道顧南城和薄錦墨的私交很好,兩邊都不能得罪,所以選擇折中的方式把她叫來。

顧太太三個字,就已經讓陸笙兒表情一頓,她轉過身,對上了晚安的眼睛。

晚安其實沒有看她,她在看那件掛著的婚紗。

“這件婚紗……是你的嗎?”

晚安收回視線,重新看著陸笙兒的臉。

過往她覺得她們冤家路窄,總是遇到。

現在突然明白其實不是,之所以遇到都是有理由的,隻是有些不曾察覺。

她點點頭,“嗯,大概是我的。”

“對不起,”陸笙兒的手落了下來,表情也一下都落了下去,“他們沒有告訴我是你和南城的。”

晚安淡淡的問,“你們準備結婚了嗎?”

“還沒定,隻是過來看看,”陸笙兒的表情很清淡,“如果我們結婚的話,一定會第一個給你和南城發請柬的,如果你肯到的話。”

慕晚安的性格,有些時候很難摸清楚。

她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教養禮節處處到位的第一名媛,偶爾傲慢得不會正眼看你。

“以我和薄先生的交情,他結婚我是自然是會到的,”晚安側著半邊身子,長發攏到一邊,氣質溫靜清涼,“這件婚紗,陸小姐好像很喜歡。”

【我真的很喜歡這款婚紗,感覺就像是特意為我設計的。】

應該不是感覺,就是事實吧。

陸笙兒沉默了一會兒,還是點點頭,“我很喜歡,因為它符合我所有喜歡的樣子。”

晚安挑了挑唇角,波瀾不驚的問一邊的店員,“這婚紗,顧先生付錢了嗎?”

“已經付了全款,隻等您隨時來試,合適的話可以直接取走。”

“我是顧太太,可以做主嗎?”

“那自然是可以的,顧先生原本就是為您買的。”

晚安點點頭,很隨意的笑,“那給陸小姐試吧,我送給她。”

陸笙兒幾乎是立即出聲,“晚安,”她擰著眉頭,不大滿她身上那股輕描淡寫漫不經心的氣息,“你別這樣,南城他隻是覺得這種款式的婚紗漂亮……畢竟我們穿過同樣款式的晚禮服,他也許覺得我喜歡的,穿在你身上也很漂亮。”

“陸小姐似乎誤會了。”

“是你誤會了,”陸笙兒平靜的道,“你也許不了解南城是什麼樣的人,但是我了解,他既然選擇跟你結婚選擇跟你共度一生,那就說明他會專一的對你,這件婚紗他花了很多心思,就算慕家風光尚在,也配得起你的身份了。”

“所以我說是陸小姐誤會了,”晚安溫涼懶散的道,“我嫁給他,從法律上意義來說是他太太,所以有權處置這件婚紗,穿,剪掉,或者送人。”

“陸小姐既然這麼喜歡,那我便代替綰綰送給你——當做給你們新婚的賀禮,鑲了很多的鑽石呢,顧總親自畫的設計稿,大師手工剪裁,應該名貴得夠襯陸小姐新任影後的身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