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啊,節目能走到現在,你是是最大的功臣,大膽,沒事。”
肖一若想了想:“要不就和杜鵬的一樣,做個告別吧,您,陳姐,周哥,楊哥為了節目付出了許多,陪著無數聽眾渡過了許多不眠之夜。
隻是,幕後人員很難被觀眾所知曉,估計不少老粉絲,都不一定知道咱們導演的名字。
最後一期,任性點,前半段回憶,後半段每個人上去幾句,也算和觀眾做個道別。
收聽率咋樣管他呢!”
許多人有種誤解,做幕後工作就一定得默默無聞。
其實不然,做剪輯的,做特效的,攝影師,錄音師
條件允許誰不希望自個的名字能夠更出名些,誰不希望在同學,家庭聚會時,都圍繞著自己,誰不希望出門的時候能遇到粉絲一臉驚喜:你是不是***,能不能簽個名。
現實很殘酷,正如肖一若所,張導陳姐做午夜檔超過十年,節目擁有著一票忠誠的粉絲,可就算他們,可能聽見張瑞清,陳靜兩個名字時,也是滿臉問號,你們誰啊?
能理解,難過也難免。
肖一若的提議讓眾人眼前一亮。
簡單的自我介紹並不能讓他們出名,更像是做個正式的告別:我走了,你們想不想隨意。
“行,既然咱們主持人都了,就這麼辦,”張導看了圈眾人:“每個人準備一段話吧,想啥我不管,但必須帶上名字,職業,k,散會。”
日子還是得過,大夥各自散開,忙著手頭的工作。
三個的聚在一塊,他們比較閑。
“劉悅,你是不是繼續跟著陳姐?”肖一若問道。
姐姐點頭:“肖老師,那個告別的,我也要準備麼?”
“當然,你雖然來得時間短,可依然是組裏的一員。”肖一若肯定道。
“我該什麼呢?”劉悅皺著眉頭。
“自己想想,你是做編劇的,應該沒問題。”
“中午吃啥?”杜鵬一點都不擔心。
“食堂,還有哪裏,我最近好窮。”肖一若起這事就有點難過,決定下個月稍微多給自個留點錢。
兩個月的工資一共拿了五萬不到,還給周瓊了五萬,等於在吃老本。
每個月多了一千多的開銷,還是在節省的情況下,日子過得有些拮據。
“食堂,不愛吃。”杜鵬坐了過來:“我現在超想吃雞公煲,我請你。”
“晚上不是有海底撈麼。”
“不影響,海裏撈是另外回事。”
“雞公煲的店好遠吧,我早上起得早,還打算中午睡一覺呢。”
“沒事,我點外賣啊,這會十一點了,差不多了。”
“行吧。”
一分鍾後,杜鵬憂鬱地歎氣:“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到底哪去了?”
“咋了?”
杜鵬沒話,遞過了手機,裏頭是簡單的聊記錄。
用戶008:老板,雞公煲裏的芹菜能換成蘿卜麼?
老板:不好意思,已經下鍋了。
用戶008:我還沒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