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節目,主持人功效各不相同。
或是成為橋梁,帶人渡河,或是成為潤滑油,保證運轉,或是工具人,觀眾的眼光隻在嘉賓身上,亦或者,吸引所有人的眼球,成為全場最靚的仔。
導演要求兩人掌握個度,各大衛視上有法,有書法,有健康等各種科教節目,主持人們多數都不是專業出身,根據台本,死記硬背。
效果嘛,隻能一般,出了那個圈,就不一定懂了。
鄭秋曼是東安一姐,肖一若是潛力股,如果隻是為了主持而主持,沒必要請出二人,太浪費了。
唱歌跳舞外語,包括古玩,對於主持人來都是加分項,你不懂,再怎麼裝遲早都會露餡,你要是懂,觀眾朋友肯定能看出來。
肖一若雖是民間隊隊長,正常情況,是不加入鑒定,負責解。
兩邊選手的口才與他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而在鑒定期間,他主要來講述如果物品是真實,會具備什麼特性雲雲,不至於冷場。
節目組比較搞怪,為了增加效果,特地打造了個透明玻璃製成的玻璃房。
四四方方,裏頭罩著台子。
此時,第一位寶友正站在主持人中間,他帶來的東西比較奇特:五丸牛黃丸,民間隊的八字胡鄧老板率先進入隔音房進行鑒定。
“87年的,這藥丸比肖一若年紀都要大,是怎麼來的呢?”
物品來曆很重要,保不齊有人拿來的贓物,工作人員篩選之後,肯定沒問題,不過還是得和觀眾交代。
鑒寶人是個三十多歲的上班族:“我記得時候,家裏不少這東西,因為爺爺是個郎中,記憶中,半夜經常有人來敲門。
爺爺披上衣服,提上藥箱,打著手電就出去了。”
肖一若舉起話筒:“提醒一些年輕的朋友,手電筒是在八九十年代家中必備的家電之一,年輕人估計不知道,鄭老師”
鄭秋曼眨眨眼:“我也不知道。”
完不太自然地撩了撩頭發。
現場傳來一片笑聲,導演滿意地點點頭,主持人的爆發力的就是這個。
台本不可能給你寫笑點,對話之中能找到機會,那便是本事。
鄭秋曼是個成熟的主持人,不可能為此生氣,而是有默契地與他完成這個橋段,配合的不錯。
“請繼續。”
“那會家裏挺多這東西的,我時候調皮,拿出來玩,浪費了一些,就剩下五枚。”
“嘶”肖一若撮著牙花。
鄭秋曼明知故問:“怎麼了?”
“我有個問題,你糟蹋了多少?”肖一若看著鑒寶人。
“不記得了。”鑒寶人搖搖頭:“那會太了,十幾枚應該是有的。”
“如果物品鑒定無誤,我擔心周先生會哭。”
“為什麼?”
“如果是真品,那可是屬於神藥範疇,對於癲癇,高燒不退有奇效,這裏普及個知識,人之所以會發燒的某個原因,其實是人體的保護係統作用,目的是殺死病毒真菌,但燒久了,或者不明原因的體溫升高,對身體傷害很大。
而牛黃丸對高燒的作用是立竿見影,效果特別快。”
“所以為什麼周先生會哭?”他的回答顯然鄭秋曼不滿意,觀眾們也好奇不已。
這會,現場觀眾眼裏,鑒定,解,是同步進行。
玻璃房裏,鄧老板戴著手套,拿著放大鏡等物品正在鑒定,肖一若等人則是在身後幾米處進行解,後期電視機前的觀眾看到的效果完全不同,已經剪輯完畢。
比如剛才的關於年齡的笑話,會有不少選手以及現場觀眾的笑容被剪輯單獨放到一邊,你看到的反應,不一定是實時發生的場景。
“因為貴啊,治病救人的東西,價格不好,咱們不提倡獅子大開口,但真實價格擺在那,十幾枚,換三線城市一套百平方的房子基本沒問題。”
全場嘩然。
剛開始,見到隻是個藥丸,觀眾們並沒有太大興趣,這麼顆藥丸,能值多少?
可聽了肖一若的話,才知道,比黃金要貴啊,這麼大一顆才多重,就值好幾萬,還是壓了價的情況。
“我還有個問題,87年到現在,都三十多年了,不會過期麼?”鄭秋曼的話讓不少人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