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節目之後,節目組放棄了。
雖然是在外國,安真等人屬於亞洲明星,可依然引發了遊客們的興趣,特別來自日本,韓國的旅客,都認識幾位姐姐。
在某位大佬扔下一張橘黃色紙幣後,張導歎氣,哎,失敗了。
早知道就該定兩百塊才對,四十,對於幾人來說過於簡單,過於輕易了些。
粗粗一算,已經超過一百塊錢了。
廖寧得意地過來商量:“導演,完成了。”
“啊...是,不過你們還是得把表演進行完畢吧,這麼多的好心人,難道現在走了?”張瑞清覺得效果不錯,想要多拍一些。
“可是,我們沒有節目了啊,就剩下安安的小提琴獨奏了呀。”
張導努努嘴:“這不是有小肖麼,小場麵,他頂得住。”
大姐轉頭,見到肖一若正在喝水:“嗯?是要準備唱歌麼?他唱的咋樣?”
張瑞清一驚:“啥,他要唱歌?”
“不會吧,他要唱歌?”杜鵬再驚。
“肖一若唱歌?”陳姐繼續驚。
“什麼意思?”廖寧發覺有些不對:“難道...”
“廖老師,反正,我認識的肖一若,五音不全。”杜鵬臉上說不出的擔心。
“是啊,我們一起團建,去過ktv,”陳姐搖了搖頭:“一言難盡。”
“可是...”廖寧伸出手:“他是準備上台啊。”
“不會是表演繞口令吧。”杜鵬還記得金話筒上好友的才藝:“可是,老外能欣賞的來麼,不會以為他是raper吧。”
安真的小提琴就那麼回事,不過有了明星加成,倒是獲得了不少鼓勵。
優雅地謝過之後,轉身:“接著呢,咱們沒節目了不是。”
肖一若使了個眼神:交給我了。
“感謝各位的支持,接下來,由我帶來一首華夏的歌曲...”
眾人啞然,臥槽,他真要唱歌,這是為了效果豁出去,想要當個諧星麼?
“安安,小肖唱的好麼?”
安真搖頭,倒是說過以後有機會,想去ktv高歌一曲,隻是還沒機會。
國內的旅客已經啪啪啪的在那鼓掌,就是嘛,街頭演出,不唱兩首歌好像少了點什麼。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沒有伴奏,隻是清唱,幹淨,清爽的歌聲通過話筒,飄向四周。
音樂無國界,歌唱同樣跨越了語言的障礙。
這個男生高高瘦瘦,唱出的歌不敢說驚為天人,卻又別樣的滋味。
聽的舒服,絲毫不拖泥帶水。
沒有青筋暴起的高音,隻有娓娓道來的訴說,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對於國人來說不能再熟悉。
清唱中文,對於老外們來說,也是獨特的體驗。
杜鵬呆若木雞。
“你不是說他不會唱歌?”廖寧走了過來。
“他真的不會,我也沒想到...”杜鵬微微搖頭。
張瑞清左右看了看,意外的不止他一個,這肖一若,啥時候學會唱歌了?
因為已經超過了四十歐,節目組不再阻攔,國人也紛紛給予小小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