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 引子(1 / 1)

走進北京 引子

浩瀚的大海,把你隔在地角天邊,

排排浪花,遮不住你美麗的容顏,

茫茫的水上路啊,使你我陌生又思念。

曆史像一座無形的山,

阻住我親人在那邊;

伢伢學語喚媽媽,

喚得外婆淚漣漣。

童年時老師常講述:

風光秀麗的阿裏山,

碧波蕩漾的日月潭

句句揪碎我心肝……

向往寶島思親人,

小小的課桌淚花閃;

多少次夢中化海燕,

撲向那波濤煙雨間;

多少次夢中長成人,

去開發寶島做貢獻。

阿裏山的姑娘美如水,

阿裏山的少年壯如山,

我的親人今如何?

隔海相望問蒼天。

天上的月亮不常缺,

人間的思夢幾時圓?

在祖國大陸架的東南方向,有一個麵積約三萬六千平方公裏美麗富饒的寶島台灣。

大量的典籍更記載了千百年來大陸的移民渡海開發台灣的史實。三國時,東吳孫權曾派萬人船隊到達台灣;自宋朝起,台灣地區的澎湖列島已人中國版圖,元明兩朝,中國政府的行政已施於澎湖。明末清初,台灣一度淪為荷蘭殖民地,後被民族英雄鄭成功收複,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攻占台灣,翌年台灣府升格為台灣省。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親手升起第一麵五星紅旗。然而,中華民國的青天白日旗,仍然飄揚在台灣島上。兩岸對峙,弓張劍拔,大陸與台灣,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寫下了分裂五十多年的一筆。

山上的打碗花開了

好像一隻小喇叭;

呼喚著海那邊親人,

快啊快回家……

黃河的浪朵嘩啦啦

讓海風捎去話:

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

狼煙烽火都未拆散,

兄弟間還愣個啥?

快快同心攜起手,

振興咱大中華……

兩岸相思,鴻雁悲鳴。就連蔣介石也感歎:若生不能探望故裏,百年之後,也願把遺骨遷回奉化老家,陪伴在早已長眠的母親身邊……

1996年,國民黨的重臣梁肅戎,懷著對故土的眷戀,對和平統一的企盼,對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欣賞之心,終於踏上了他離別48年的故土。

樹高千尺不忘根,有人問起他的家,粱肅戎告訴世人:

“我出生於遼寧省鬆遼平原的昌圖縣,地處柳條邊外……

這兒春夏秋冬時序分明,地大物博,風調雨順,各族人民和諧相處,互相合作。童年的我常與夥伴們奔跑於藍天白雲之下,吸取春天泥土的溫馨,自然與人融為一體,有天人合一感受。

如今每當午夜夢回,這段幸福與歡樂的時光常現腦際。永難忘懷”。

梁肅戎1920年出生於遼寧昌圖鳶鷺樹鎮,偽滿長春法政大學法學部畢業,1939年2月參加國民黨,在長春從事抗日地下工作。1944年3月被日偽逮捕入獄,判有期徒刑12年,1945年“八一五”東北光複出獄。曾擔任國民黨長春黨部書記長、四平市黨部書記長等職,1948年被選為國民黨遼北省立法委員,大陸解放前夕去台灣,先後擔任“立法院委員”,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秘書長,“立法院院長”等職。現為台灣海峽兩岸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全球反獨促統大會”名譽主席,國民黨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

對粱肅戎這樣的國民黨重臣,憑筆者的管窺之見,無法加以褒貶。在這裏隻希望能比較客觀地反映他的個人經曆,把他曲折的人生篇章展現在讀者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