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突圍(2 / 2)

亞洲四龍………

這些大學教授們認為樺國落後了西方多年,各方麵都很難追趕。

環伺四周,幾乎所有高端領域都被人占領。

樺國想要從中突圍,奪取一杯羹,簡直是難上加難。

為了保證國內產業不受衝擊,沒必要過早的加入。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錯誤和短視的行為。

不過既然已經加入了,就沒必要發展高精尖的產業,可以利用人口優勢集中精力發展紡織、玩具、初加工等低端產業。

這些教授們引經據典,逐一點評,顯得有理有據。

這些奇葩的言論,在國內已經掀起了巨大波瀾,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鳴。

尤其是某些知名學者也跳出來肆無忌憚的發聲。

他們認為,樺國積貧已久,不能再像老毛子那樣“窮兵黷武”。

他們建議樺國放棄核武研究,銷毀核武器,停止建造高精尖的工程項目。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消除發達國家的警惕,又可以省出大筆外彙,承接發達國家淘汰掉的產業。

亞洲的四龍和四虎,就是最典型的、最積極的模範和榜樣。

他們就是靠著那些發達國家灑下的殘羹剩飯好好的瀟灑了起來。

而這些都令這些“教授”和“專家”羨慕嫉妒,恨。

總而言之。

集中精力,舉全國之力發展低端第二產業”已經刻不容緩……

……

薑餘把這些人的名字一一記錄了下來,然後簡單的整理一番。

他有了一個意外發現,這些人大多來自京都和魔都的頂尖學府。

難怪號召力這麼強。

他很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從烏克蘭那邊過來的。

這與他在烏克蘭的所見所聞,如出一轍。

薑餘又去了一趟風神動力研究所。

這裏的毛子,似乎又增加了許多。

有些是親朋好友介紹而來,有些則是被之前的這些老毛子忽悠了過來。

忽悠一個工程師過來,至少有1000美元的獎金,有誰不心動?

盧卡·伊萬科維奇彙報研發近況。

風神渦扇發動機已經到了最後的組裝階段,下個月初就可以全部完成,並且準備試車。

盧卡·伊萬科維奇非常羨慕薑餘,樺國有如此完備的工業體係和人才儲備,航空產業必將騰飛。

薑餘其實也是有苦難言。

之前的樺國,哪裏是他所認為的那樣。

一顆尖端的螺絲釘,就可以讓整個樺國束手無策。

沒有紮實的基礎材料,沒有尖端的數控機床,一切都是海市蜃樓。

可望不可及。

李世林建議燃氣輪機和汽車發動機的研究基地也放在這一大片區域中。

這裏有現成的航空機場,有一個團的士兵駐紮在此。

四麵環山,易守難攻。

薑餘環視四周,感覺這個山穀之地確實不錯,就答應了下來。

“這裏的基礎設施還是有點差,我再拿出10億元重新整理一下。”

“你最好和當地的駐軍指揮官商談一下,看看怎麼建設更有利於防備,如果錢還不夠,再跟我聯係。”

這裏將會成長為樺國機械動力工業的一個搖籃。

它將和玄武研究院那樣,形成一個強大的動力研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