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樹立典型(2 / 2)

前兩年,楊校長小兒子楊彪用軍用安124向國外運輸販賣蔬菜水果等物品,就讓許多人非常不爽。

甚至,某些人還特意跑到東南海告狀。

國內很多人都不能夠理解,這不就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嗎?

外國人憑啥能夠享受如此高端的蔬菜水果,居然還需要空運?

就是隔壁的阿三國也做不出這樣離譜的事情啊!

他們最多就是把飛機買下來,時不時從天上砸下來一、兩架,看看煙花,聽個響而己。

用戰略運輸機跑商賣小菜,簡直就是無良的敗家子行為。

最後,還是空軍的一位參謀長出來解釋,才平息了眾怒。

幾十塊錢一公斤的的小菜,在國內可是聞所未聞。

能夠用極少的代價,換取大量外彙,的確是比較劃算的。

大家也都是聰明人,稍微一算,就知道這裏麵的利潤有多高了。

放著這個錢不賺,確實有點說不過去了。

飛機擺在那裏如果長期不用,不僅增加了維護的費用,空軍飛行員的訓練也得不到滿足。

樺國的飛行專業人才確實太少了,某些民航公司甚至還需要高價引進烏克蘭和俄羅斯的飛行員。

……

陳鬆的大兒子陳虎和北極光快運公司的老總楊彪,奉薑餘之令來了一趟老撾。

來這裏主要目的,首先是探清這裏的虛實,其次才是商務談判。

此時,距離金融危機爆發已經一個多月了。

老撾的首都萬象很是蕭條。

走在大街上,很明顯的就能感覺到這裏的商業環境死氣沉沉。

由於本地貨幣和泰銖的大幅度貶值,導致萬象的物價飆升。

大街兩旁,隻有稀稀落落幾個水果攤販還在營業。

平時很常見的西瓜,價格也漲到了之前的三四倍,基本上無人問津。

大街上的商鋪大都關上了門,正建設一半的政府辦公大樓也早停工了……

貨幣在不斷貶值,今天賣出商品的利潤,明天就可能貶值一半。

甚至,都不夠一天的房租。

以前,這裏最主要的載人交通工具就是中巴和摩托車,而現在除了自行車外都停擺了。

原因無他,沒油了。

就算是有油,除了極少數富豪,也沒人敢用了。

一個封閉的內陸農業窮國,沒有一樣工業品不需要進口。

走出大街,陳虎環伺四周一眼,很是感慨的說了一句。

“這裏真他娘的窮啊!”

楊彪走南闖北,見識多了,對此並沒有太多悲觀,反而眉開眼笑的說道。

“嘿,兄弟,別泄氣,這才是個好地方啊!”

“越是這樣的地方,發展潛力越巨大,這就像是股市中的最低潮期,越早買進,利潤越高……”

“你看看,這兒的環境是多麼美好,基本上是零汙染,若是發展純生態農業,絕對爆賺。”

“歐美人、島國人、棒子們最喜歡這樣的純生態無公害的果蔬種植基地。”

“咱們隻要把這裏推到重建,重新打造成原生態的種植莊園,肯定會吸引一大批的富豪過來度假。”

被楊彪這麼一說,陳虎也是心動不已。

他從小生活在港島,知道那些富人們最講究的就是健康。

他們對這種原生態的無公害蔬菜、水果是最趨之若鶩的。

可惜,港島早已是烏煙瘴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