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各單位注意,我是天眼,已發現敵機升空,大家做好升空準備。”
曾偉站在陽台上,仰頭望著有些昏暗的天空,喃喃自語道。
“總算來了,希望你們不要前功盡棄啊……”
這一場仗,他有必勝的把握。
現在,他反而擔心的是聯盟空軍損失一定數量後就畏戰而逃。
對此,曾偉完全可以理解!
畢竟,誰也不想在這無意義的戰爭中如此窩囊的死去。
誰也不想在沒看見敵軍的情況下,就灰飛煙滅。
“敵方前鋒距離我方350公裏,所有小隊緊急升空,進入戰鬥狀態。”
十分鍾後。
“注意,注意,有59架敵機進入200公裏有效射程範圍內,第一中隊和第二中隊前去攔截。”
兩分鍾後……
“請各機鎖定你們距離最近的目標,做好發射準備……”
“請注意,沒我命令,不得擅自發起攻擊……”
雙方距離越來越近,差不多100公裏時,卡巴紮耶夫中將大聲下令。
“3,2,1,發射。”
“開啟投放電磁幹擾……”
之所以放到這麼近才開始攻擊,主要還是擔心命中率的問題。
聯盟空軍的戰機己全部打開了雷達,雖然被電磁幹擾無法正常工作,但也給了他們充分的準備時間。
霹靂15空空導彈,最高攻擊速度達到了五馬赫。
也就是說,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就能攻擊到100公裏後的目標。
聯盟空軍飛行員早在升空之前,就被他們的前輩千叮萬囑。
隻要發現雷達失效,不管有沒有看到敵方戰機,一定要迅速進行高速、高機動,以避免被導彈鎖定並擊中。
果然,這樣的高速驅動下,有些戰機躲過了第一輪的導彈襲擊,但不到一秒鍾後,卻又被另外一枚導彈擊中……
“很好,第一中隊和第二中隊各單位聽令,繼續鎖定150公裏外的戰機……”
J10和J11按照指示鎖定好後,彙報給各級中隊長,中隊長又快速向“天眼”回複……
“各單位聽令……”
“3,2,1,發射。”
“開啟投放電磁幹擾……”
“第一和第二中隊迅速返回,第三種第四中隊,跟進接力。”
卡巴紮耶夫中將緊緊的盯著雷達顯示屏,不斷地向外麵發出指令。
旁邊的幾位參謀各司其職,有測繪,有計算,有對外聯絡……
遠距離超視距作戰大致就是如此操作,絕對不能讓敵機衝入警戒範圍。
利用已方的雷達和導彈距離優勢,讓敵方戰術沒有發揮的餘地。
經過這第一輪打擊後,聯盟空軍也意識到了已方的弱勢,沒有再繼續派遣戰。
克勞德·皮諾托上將和參謀通過前線反饋來的信息,以及衛星雷達發過來的數據分析後判定。
塞國的空中預警雷達和電子幹擾設備都要遠強於聯盟空軍。
克勞德·皮諾托上將果斷采取了第二進攻方案。
停留在亞得裏亞海灣中的60多艘戰艦在第一時間,陸續發射了50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
意、奧、希等國也在同一時間發射了將近70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
“天眼”探測的距離已經遠遠超過了敵方預測,在導彈發射的那一刻,就已經探測到了。
“各防空單位注意,各防空單位注意,大概有1300枚巡航導彈朝我方襲來……,打開共享雷達,做好防禦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