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軍火貿易(2 / 2)

說明了龍牙傭兵團的軍備武器更為先進,更加優秀。

但其實,在整個戰爭過程中,除了軍備武器稍占優勢之外,更多的還是軍事戰術上的臨場發揮。

冷兵器時代的戰前策略和戰場臨時指揮並未被淘汰,反而在熱武器時代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些道理雖然淺顯易懂,但對那些缺乏底蘊的國家而言,“武器製勝論”依然長盛而不衰。

所以,這些國家表麵上是談合作,但其本質上還是希望從龍牙傭兵團那裏打聽和購買武器。

這些人之所以希望從龍牙傭兵團那裏夠買軍火武器,主要還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政治站隊問題和利益糾紛。

誰都不希望自家買個東西都還要“求爺爺告奶奶”那樣低聲下氣。

當然,這樣做也是為以後能跟龍牙傭兵團打交道創造一個良好的基礎。

(龍牙傭兵團跟樺國和俄國主要軍工企業都簽有代理合同。)

龍牙傭兵團出售的武器裝備大多數雖然都是閹割版的,但論起性能比西方聯軍列裝的還是要強上一些,而且賣相更好。

既然有這麼多優勢,那價錢自然就不能太便宜了,至少要跟西式裝備看齊吧!

當然,對於一些沒多少科技含量的大陸貨,價錢便宜點倒也無所謂,占領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果然,在塞國戰爭結束半個月後,在楊波中將等一眾將領孜孜不倦的忽悠下,龍牙傭兵團的軍火交易額達到410億美元之多。

這其中,就以中東幾個狗大戶的貢獻是最大的。

阿拉酋長國購買了120架J10戰機,以及配套的6架“空中炮艇”偵查巡邏機,總價格達到了72億美元。

ST阿拉國購買了60架J10戰機,以及配套的3架“空中炮艇”偵查巡邏機,總價格達到了36億美元。

這些錢,對於上麵兩個國家來說,可能算不上什麼,他們更希望能夠通過這次交易與龍牙傭兵團搭上關係。

畢竟,兩國周邊確實是動蕩不安,等到哪天有大規模衝突爆發,再去邀請龍牙傭兵團幫忙也有了基礎不是。

其實真正有氣魄的,還真的不是這兩個狗大戶。

伊啦刻為了避免重蹈覆轍,這一次可是下了血本。

他們不僅購買了280億美元的空陸軍武裝備,還額外多花了16億美元邀請龍牙傭兵團幫助其培養軍官和訓練士兵。

早幾年的慘痛教訓,讓伊啦刻人意識到了自己軍事力量上的巨大落差,是該全麵更新換代了。

僅僅陸軍用的裝甲坦克他們就采購了1200輛,差不多60多億美元。

在防空武器裝備也毫不吝嗇,他們購買了差不多80億美元。

而其餘的另外一半錢,基本都花在了空軍建設上。

僅J10就購買了240架,加上與之配套的預警機和加油機,總額超過了140億美元。

由於沒有外彙支付,伊啦刻選擇了油田折價抵扣……

……

這一次軍火貿易,龍牙傭兵團狠狠的大賺了一把,至少有126億美元的利潤。

相對而言,這100多億美元利潤的軍火貿易比起薑餘在金融領域上賺的錢就有些不夠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