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女人的戰爭 第五十六章(1 / 1)

一個女人的戰爭 第五十六章

有一天,馮國翠突然收到了一封來自朝鮮的信。

她一下就傻了。楊如林已經犧牲了,莫非他死而複生了?

她顫抖著手打開了這封神秘來信。這才弄清,這封信來自朝鮮碧洞戰俘營。寫信者是前幾年的那個美軍上尉凱特,他作為一名少校軍官參加了朝鮮戰爭。

凱特在信中提到,他是在一次戰鬥失敗後,被楊如林團俘獲的。

當時,凱特拿出了一直揣在身上的馮國翠的那張照片,申明他是楊如林和馮國翠的好朋友。抓獲他的戰士把他帶到了楊如林團部。

曾經的盟友,現在的敵人,在這樣的情景下相見,不免都感慨萬千。倆人談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凱特就被送到了戰俘營。

後來,楊如林又順道去看望過凱特一次。這一次,凱特說:“回美國這幾年,我一直愛著馮美人兒。希望楊團長能夠理解我這份感情。”

楊如林笑笑說:“那是你和她之間的事,我當然能夠理解,也不會去幹涉。我還是在印度整訓時說的那句話——我為之而驕傲。”

凱特提出一個要求,他收藏的馮國翠照片被誌願軍戰士當作戰利品收繳了,希望楊如林出麵協調還給他。

不久,凱特就收到了楊如林轉來的馮國翠的那張照片。

再不久,凱特得到了楊如林在戰鬥中犧牲的消息。他哭了一夜。

凱特還在信中訴說,他很惦念馮國翠,對她的現狀很是放心不下。

馮國翠給凱特回了一封信,說在組織的幫助下,她在但玎城的工作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生活得也很好,請他不要掛念。希望他能夠珍惜在抗日戰爭期間同中國人民結下的深厚友誼,好好接受改造,深刻反省在朝鮮戰場上犯下的罪行。

凱特接著又寫了一封信回來。

他說,他在戰俘營生活得不錯,盡管中朝方麵物資供應很困難,但給戰俘們的待遇比給他們自己官兵的待遇要高得多。他的精神生活也不寂寞,晚上有馮國翠的照片陪伴,白天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大家很喜歡他吹的口琴,尤其愛聽他那首《我的寶貝,別流淚》。這首曲子婉轉優美,悅耳動聽,裏麵沒有哀傷,湧動的全是激昂向上的愛情力量。它蕩滌著戰俘們心中戰爭的陰霾,送上了一縷縷安寧和平的曙光。他說他之所以吹得動情,戰俘們聽得動心,是因為這首曲子來自真情實感。他是專門為馮國翠編寫的,專門吹給她聽的。每次吹起它時,他就覺得她來到了他身邊。他把這個感受講給戰俘們聽,時間久了,戰俘們也能和他一起進入角色,進入由這支曲子主人公馮國翠主宰的美妙佳境。

他還說,他成了戰俘營裏第一哨,每天的一場足球賽,沒他不成賽,可他從來沒得到過獎杯。不過,看著大家快樂,他也快樂。

這次,凱特隨信寄來了好幾張他的寫生畫,取的全是戰俘們的生活場景。他的自畫像最有趣,他把他自己的一日生活畫得惟妙惟肖。有一張是他把一束鮮花獻給了一位可愛的姑娘,那姑娘笑得很甜,欣然接受。

她看得清楚,這張畫上的姑娘就是她。

她拿著這幅畫久久地看著,耳邊仿佛響起了一支優美的曲子。

她問自己,這是那首叫《我的寶貝,別流淚》的曲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