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今生,彼岸花第一(1 / 2)

想到文昌帝君和柔夫人兩位都是剛來燕京,所謂遠來皆是客,蘇瞳這個東道主必然要將兩位尊貴無比的客人,招待周全了方才不失禮數和身份。於是接下來,蘇瞳親自領著他們遊園。

縱然已是深冬時節然而這幾日風雪停了,暖暖的陽光早已將徹冷的寒意給驅散了不少。國師府棲芳台裏滿園春色,淺紫色的垂絲海棠與鵝黃的臘梅交相呼應,還有粉嫩素藍的蘭花。

柔夫人一眼相中了滿院花卉中的一株玫紅山茶,那大朵大朵的山茶花開得格外豔麗,金燦燦的花蕊上還有蝴蝶。柔夫人不免有些好奇蘇瞳這是如何做到的,凡間可不比仙界氣候永不變。

上前時那停留在花蕊上的蝴蝶方才被柔夫人的動作一嚇,振翅飛遠了。柔夫人轉頭:“想不到蘇姑娘的手藝竟然如此巧妙,在這冬日竟也能在府上看到這樣好看的蝴蝶,當真是奇景。”

“夫人謬讚了不過是依靠了長白山天池底的四季石常溫不改的習性罷了。”蘇瞳淺笑,這四季石一年四季都是恒溫的,冬天自然會有一種暖而不熱的氣候,保持百花常開的狀態。

而這四季石到了夏天的時候就會讓周圍的環境變得格外的涼爽,故而夏季蘇瞳便會從現在所住的梧桐苑搬來棲芳台住。棲芳台算得上是屬於蘇瞳自個兒的私人花園,府上另有大花園。

國師府的大花園可以說和皇宮中的禦花園相比也不差什麼了,各色四季花卉應有盡有,便是那千鯉池還有碧波湖都要比宮中的大了些。設在碧波湖上的九曲回廊上,更有三處歇腳涼亭。

千鯉池的中央有一個孤島,孤島周圍全是水蘆葦將島上的一個琴台給圍著,那琴台高約三丈三尺三,琴台上設有一張枯鬆石打磨的琴桌還有大理石打磨的琴凳。琴桌上另有一張石琴。

文昌帝君站在名為掃墨的涼亭裏遠遠看著那琴台,頗是驚訝:“那不是韶山門的熹微道長成仙之前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張翰墨石琴嗎?”驚歎完後,又給眾人講述了一段熹微的往事。

原來韶山門熹微道長成仙之前曾是一個石匠,他年到四十的時候打出了第一把石琴,就此名揚天下,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的圻琴師。世上共有十二張翰墨石琴,蘇瞳手中的是最後一張。

蘇瞳對於這翰墨石琴的事情事前還真的不太清楚,畢竟這地方原來是一座王府,前朝某個權利很大的親王的府邸。後來皇帝說要給蘇瞳另外起一個宅子時,蘇瞳嫌麻煩就要了這宅子。

後來被工部的人過來按照蘇瞳的意思翻整之後,又讓它空了一個月,蘇瞳才帶著人搬進如今的這個被更名為國師府的宅子。府中原來的大致布局並未改變,蘇瞳至今還沒有去過琴台。

所以當文昌帝君提到那翰墨石琴的時候,蘇瞳這個東道主也是一臉的不解,文昌帝君的話音剛落下,一旁的卿塵就為此作了補充:“熹微道長的最後一張石琴,據傳聞是贈給了他曾孫。”

文昌帝君點點頭:“卿塵道長說的不錯,這最後一張翰墨石琴也是熹微道長遁入道門之前,留給家中唯一的傳家之寶。這幾百年的歲月更迭,熹微道長的血脈至親早已人丁凋零。”

“蘇姑娘年紀輕輕的便已女子之身置身朝堂,官居高位的你就不怕有人參你一本?”柔夫人忽然說道,還舉了個例子,“就好比說是拿這一座宅子,誣告你貪墨瀆財。這種事,很煩呢。”

蘇瞳轉過臉來朝柔夫人微微一笑,搖頭道:“怕隻怕到時候他們參我的折子還沒遞到皇上麵前,我蘇瞳就已經先將他們的軟弱之處給拿捏住了,到時候務必讓他們損了夫人又折兵。”

“蘇姑娘看著麵容格外的和善,我瞧著都喜歡,原來竟然是這樣一般狠辣的勁兒。哈哈哈,無論怎麼樣我都喜歡,”柔夫人癡癡地一笑,繼而又拉了蘇瞳的手繼續往前走,“那是哪?”

柔夫人抬手所指之處是三台軒所在的鬆竹林,蘇瞳眸光微微一黯:“那是我府中的禁地,不太適合你們過去遊玩。夫人不妨往前麵的將軍亭看,那裏有一樹結香剛開了花,可好看了。”

阿翠跟在蘇瞳二人的身後一直默默無語,這會兒子聽見蘇瞳說起結香花,阿翠便睜大了眼睛往前麵各處尋覓:“哪兒呢哪兒呢,蘇大人您說的那結香花在哪裏呀,阿翠怎麼沒瞧見?”

蘇瞳回頭來看了阿翠一眼之後,又繼續帶著柔夫人和阿翠往前走了一段路,這會兒才又給二人指了一下前頭隻隔了三四個拐角的回廊:“那裏就是將軍亭了,旁邊正是才開不久的結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