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了雲氣的遮掩,兼之地勢之故,亭中的陸焉,並沒有留意到董真三人。
然而董真目力敏銳,早已瞧見他手中正捧著一物,另一手緩緩摩娑,似乎是珍愛非常,然而臉上神情,卻是淡淡的,非但沒有什麼欣喜,反而頗具落寞之意。
那是什麼東西,令他如此神情?
董真眯起雙眼,再次提神看去,心頭咯噔一下,認了出來:
正是那柄被自己不慎掉落在草石之間的淵清短劍。
她不由得有些發虛,同時又有愧疚之意,浮了上來。
當初陸焉送她這柄短劍防身時,她並不曉得此劍的珍貴。但後來卻是知道,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師劍之一。
與陸焉身邊所佩的那柄冰挈長劍,原本就是一對。隻是陸焉的長劍為曆代天師佩劍,故此天下人皆知曉。
而她這一柄,據說曾為天師夫人所佩,女子貼身佩著的短劍,世人自然就不太了解了。
她也曾覺得不妥,想要還給陸焉。
陸焉卻很灑脫,說這劍當初是其母留下的,已為無主之物,也不再與天師道有關。故此送給了她。
萬年公主離開天師道時,想必心灰意冷,她連公主的身份都不要了,又怎麼會要當天師夫人?故此留下這柄劍在陸或處,正如陸焉所說,此劍也就不再與天師道有關了。
而淵清短劍攜帶方便,鋒利罕見,完全能彌補董真在與人搏殺時的不足。故此她心中其實也頗為舍不得,就此留下了這劍。
這一次不慎之下,竟令淵清短劍失落,而且當時那樣混亂的情況下,她隻忙著去救曹丕,也完全忽略了這劍。
扶著身前的曲闌,董真由著槿妍和辛苑二人扶著,心中卻思忖不已。
說起來,是她對不住陸焉。
人家贈給這樣珍貴之物,恐怕劍上還寄托有對已故父母的追思,她卻……
風意襲來,微寒沁骨。雖是披了夾綿披風,還是不由得打了個噴欠。
“啊欠!”
聲音不大,卻驚動了對麵亭中的白衣“仙人”。
陸焉一驚,脫口道:“你怎麼倒起身了?”
他很快從亭閣中下來,消失在翠綠竹影之中。
董真也覺冷得厲害,不再強撐,兼之看了風景,心胸舒暢許多,便被扶回室中。方在榻上躺好,便聽見陸焉的聲音,有些嚴厲:
“槿妍,你怎的扶女郎起身了?這樣重的傷勢,怕要臥床許久,徐徐將養才是。”
槿妍吐了吐舌頭,應道:“婢子錯了。”
江湖兒女,也沒有許多繁文褥節,何況此時董真並不算什麼世家女郎,她與陸焉,可算是相處得最為坦坦蕩蕩了。
槿妍和辛苑即使已經退下了,隻餘陸焉坐在榻前,二人也不覺得有些什麼尷尬。
“你肋骨斷了三根,胸腔積有血水。”
陸焉簡短地說了下她的傷勢,話鋒一轉:“子桓那一箭真險,離心髒隻差一寸,險些就沒命了。”
董真的身形不由得一震。
陸焉看著她,她垂著頭。室內雪白高潔,恍若身處雲闕。他身上有著草木的清氣,滌蕩俗意。周圍的一切,連同她這個人,都透明起來。
也因了如此,仿佛一直深藏心中的東西,再也無所遁形。
她忽然流下淚來,一滴滴淚珠,瞬間便打濕了蓋著的衾被的錦麵。
錦絲光潔,淚珠落下去,化為無數細小的水茸,每一根纖維上,都染上了淚意。
陸焉歎了口氣,把一塊帕子塞在她手裏,道:“也不至如此……我天師道中,盡多醫道高人,他總算救得回來。此後……也是無礙的。”
天師道最初在世間傳道,便是從向窮苦百姓舍米施醫的善舉開始,故此道中的確有精於此道的醫者。
董真分明是知道,自己不必那樣擔心。但心中酸楚之意,竟是再也抑製不住。
哭道:“我……我都不知怎麼辦好了……”
隻這區區一句話,卻不知是迸出了多少心力,一句說出來,仿佛全身都失去了力氣。她緊緊地握住一隻被角,唯恐自己會癱軟下去,雖然在陸焉麵前,已足夠失態。
但她終究還是有著最後的驕傲。
“子桓在昏睡之前,捉著我的手說,要我轉告於你,”
陸焉的聲音,永遠是這樣輕柔,有著無以言喻的令人心安的力量:
“他心中既然有你,斷不會再讓你離開。你回天宮也好,來人世也罷,終究是要留在他的身邊。否則上窮碧落、下達黃泉,他定會讓你無所遁處。縱是十方神佛、三清道主齊來阻攔,也不能令他退後半分。”
這寥寥數句,被陸焉這樣輕柔地說出來,卻滿含著強大的信心和勇氣。
在這個時空的人看來,一個會飛的女郎……
有著奇怪而有法力的天衣,不是天上被謫貶的神仙,又能是誰人?
或畏之,或避之,或敬之,卻不見得都會有人敢說出這樣的話來。
仿佛就是連那浩瀚不可違逆的蒼天,亦都並不放在眼中。
他真是這樣的人,陰沉穩重的外表下,卻有著一顆從來不受羈鎖的心。
正如他說的,他要奪來的,就一定要奪到手。
可是他想奪的,從來都是他最珍視的東西,比如幼時對父母的孺慕,長大時要爭得家族中的一席之地,後來是她……為了奪到手,他甚至不惜自己的性命。
幼時在袞州拚命讀書,感染風寒險些兒不治,如今又為了她中箭,血肉之軀也在所不惜。
其實她是懂他的,因為她和他是一樣的人。
因為她也曾不顧生死,來到這個時空,為的並不是要得到柯以軒,隻是希望這種方式,能真正打動他的心……
他們一生都在追求的,其實並非榮華,也非名位,而是溫情。他要獨屬於他的、完完整整的溫情,渴求太久,卻從未得到……她也未曾得到,從未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