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這薛氏女親手織出的落花流水錦,其精美絢爛,竟與宮中所藏甄夫人之錦,幾乎是一般無二。
如此,也不枉了他穀習親自跑這一趟,以堂堂黃門侍郎,而充後宮豔使之職。
史載,黃初三年,魏宮黃門侍郎穀習出使東吳,於常山郡真定縣,以千金求得良家子薛氏,送入魏宮。魏帝聞訊大喜,用寶車十輛迎接薛氏,並傳旨封為貴人。車轂繪彩,車轅前以七寶鑲就龍鳳呈祥,四周車頂綴有百子鈴,迎風便能嗡嗡作鳴。駕車的牛是屍塗國進獻的異種,通體黑色,蹄形如馬,據說每天能走三百裏,而全無疲累之色。隨從的車輛多得能夠塞滿道路,塵土飛揚,遮星弊月,幾乎直上九霄。
薛氏雖獲得這樣的恩寵,但一路上卻思念故鄉,經常哭泣,宮人用玉壺收集她的眼淚,凝結之後竟是血紅的顏色,足見其思念之深,是如何摧傷肝腸。薛氏因此身體虛弱,一路上甚至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萎靡不振,魏帝聽說之後,令
沿路都焚燒腹題國進貢的石葉香,這種香料層層疊疊,形狀很象雲母,據說它焚燒之後,所發出的光彩和氣味能避各種惡疾,連綿數百裏都能聞得見。在薛貴人離京城還有幾十裏的時候,路邊因為迎接她而點起的燭光就從未間斷。魏帝甚至為迎接她專門在路邊用土築起很多的高台,台基寬三十丈,台下點燃一排排的燭火,名叫“燭台”,遠望如成排的星星落到人間。又在路旁每一裏處放一處銅製的標誌,用來記載她行經的裏程。
薛貴人的輦駕離城隻有十裏之時,魏帝親自出城來迎,於夜色中見送薛貴人前來的寶輦旁香氣紫煙,縈繞不絕,映照在燭光燈火之中,當真有如山中忽生雲霧一般。不由得感歎道:“昔日楚王夢神女,說朝為行雲,暮為行雨。今日薛貴人入宮,當真如神女駕臨。”親自給她取名為夜來。
薛夜來入宮之後,魏帝即將珍藏許久的一幅落花流水錦交給了她,令她裁就一件袍子。
官中秘傳,那幅落花流水錦是故去甄後親手所織,即使在落花流水錦中也為無上之品,是魏帝最心愛的東西。他此時破天荒交給薛夜來,足見對其寵愛之深。而薛夜來也以精湛的織造女工,成功地製成了一件非常合身的衣袍,從而得到了魏帝的分外寵愛。
薛夜來還有一種絕技,即常常在夜晚一個人坐在雲紗織就的帳中,命左右熄掉燭火,在模糊的夜色之中,在片刻間便能為魏帝裁就一件新衣,且針腳細密整齊,遠勝尋常之人。從此之後,不是她親手縫製的衣服,魏帝便不肯再穿。宮人爭相傳頌她的絕技,並呼之為針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