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遵化 ...(1 / 3)

作者有話要說:有時候想,真是緣分,其實寫下玉兒房前是海棠的時候,我並不知道海棠的花語,隻是考慮他的花期,那時候應該還在開著,海棠又是一種似煙似霞極美的花。不想百度後,發現竟然是苦戀,實在令人感慨!

今天再廣告一下,昨天發了文案,今天發個本人的吐槽吧:

《上古五行錄》

形象的說:就是家國淪喪,忠義之士不忍坐視,聯合起來保衛家園共禦外敵同時抽空再處理下私怨,閑了談談小情說說小愛的故事。

時尚的說:幾個屌絲,小白,大叔,高副帥,白富美,禦女,蘿莉,萌妹子,神馬的之間友情啊奸情啊基情啊四射神馬的。

這個文很早以前寫過一部分,現在從清穿裏走出來,重新寫她一直找不到感覺,不過昨天終於找回來了。因為文裏麵多數的人都是成長型的,時間跨度又很長,所以同一個人幾年前的性格與幾年後有很大的變化,處理看待事物的態度也有變化。

不知道別人寫文主要追求的是什麼,情節?華麗的文筆?我其實主要是為了刻畫出我喜歡的人物性格,看著那些人從單薄不成熟到慢慢完整豐滿強大,再把這些人放在特定的主線背景下,然後彼此碰撞,磨擦出來的東西才是這個文最寶貴的東西。所以我所有的情節與畫麵感的描繪也都隻是為人物服務。

雍正元年四月, 康熙梓宮運往遵化景陵安葬後,雍正諭令允禵留住景陵附近的湯泉,不許返回京師, 並命馬蘭峪總兵範時繹監視允禵的行動。

又是黃昏, 我朦朧醒來, 望著窗格子外頭的暮色發呆, 十四推門進來,手裏端著一個白瓷小盞, “玉兒,先把藥喝了。”

“蕊兒呢?怎麼讓你親自端來了?”我靠在他懷裏, 接過他手裏的瓷盞, 一口氣灌了進去,為了不讓他們擔心, 我現在已經練就了見藥就喝的習慣。

十四阿哥道:“我已經遞了折子送進京裏去了,不日太醫就會來。”

因為我的病請太醫來遵化,雍正很是提防, 怕十四有所圖謀, 讓太醫從中私傳消息聯絡京中大員,所以防範甚嚴, 每次都刻意刁難, 百般盤查。十四一直極力的忍耐,為了我,他暗地裏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楚,連奔喪回京時見了新帝都不行君臣之禮的他, 此刻卻要與那個人盡力斡旋,念及於此,又是感動又是辛酸,更多的卻是愧疚。

我故作輕鬆的放下瓷盞,“十四,你看我是不是好多了?我這兩日覺得精神好了些,想出去走走呢。”

十四目光宛若和煦的春風,打量著我,“是,玉兒是好多了。”

我朝一旁的藥碗努努嘴,“所以別讓我喝那個苦藥水了,好不好?”

十四想也不想,在我額頭上敲了一下,“不好,小腦袋瓜子原來打的是這個主意。”

這個法子不能奏效,隻好再想別的了。

“在這裏還習慣麼?”十四理著我耳邊的碎發問道。

“這裏很好啊,其實你知道嗎?我根本就不喜歡以前那個院子,布置的一點情趣都沒有。剛去的時候,我就想著要把他改造一番,弄得看著舒服點,後來一直懶得弄,就擱置了,可是這個院子不一樣啊,你看,後頭是翠竹,風起時龍吟細細,前麵有海棠,推開窗就可見絢若朝霞萬千堆紅砌玉,多美啊。最主要的,是的丈夫在這裏,所以,這裏才是我的家。”

十四略點了下頭,臉上掛著絲欣慰釋懷的笑,“隻要你喜歡就好。”

困意又上來了,近來越來越容易發困,一天大部分時間都昏昏沉沉。月圓之夕,該是中秋節吧,時間真的不多了。我靠在十四肩頭,悵然的想著。

剩下的這一個多月,我每天要爭氣,要少睡一點,要多陪陪十四,“十四,帶我出去看海棠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