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收討賞

子晚並沒有騙他們,這一次山楂酒出來很快,在中秋的前夕,子晚讓人帶了一些點心鋪裏的月餅送到了各府。這是她新開的鋪子,以賣各種香味撲鼻的點心和茶水而聞名。

去年的月餅隻是送給了幾家比較親近的府,今年為了替楚風揚拉攏更多的人心。凡是支持惠王的家眷過來節前拜訪,子晚都回贈了兩盒美味齋的月餅。此舉當然是皆大歡喜。

有時候就是這樣,回贈的東西並不是太值錢,但是重要的是送出所花費的心意。

今年送到幾個府裏的不僅有最美味的月餅,還有十壇山楂酒。

嚐到了山楂酒的味道,大家還是很給麵子的,都好好感激了子晚一番。說實話,山楂酒的度數低,采取的又是最簡單的釀製方法,對於喝慣美酒的男人來講,這些低度數酒並不合他們的口味。

隻是因為酒是惠王妃送過來的,所以所有的人還是很給了麵子讚不絕口。

但是各府裏的女眷就不一樣了,喝這種酸酸甜甜的低度數酒,正合她們的口味,節日裏能喝上美酒還是很愉快的,她們聚在一起都會喝上那麼一小杯助興的。

後來又聽說這個山楂就還可以養顏助消化,於是不愛喝的男人們也會喝上幾小杯。

這一年的中秋節楚風揚還是帶著子晚進宮給皇上請了安,並沒有留在了皇宮裏過節。

密州的災情越來越嚴重,那邊連飲水都成了問題。皇上心中焦灼,所以他下了聖旨,這個節日就簡單過一過,全城各府就不用大肆渲染了。

皇後才得了孫子、孫女,今年又是孩子第一個團圓節,心裏正盼望著過一個好節日,想將節日辦的熱鬧些,皇上一張旨意卻打亂了她的計劃,雖然心裏悶悶不樂,卻也不敢在這緊要關頭多說什麼。

相反她還要腆著臉和皇上夫唱婦隨,主動以身作則為後宮的女人們做好表率。

“赫兒已經長大了,你也應該好好幫助太子打理後院,不要讓他有後顧之憂。”皇後皺著眉頭看著一襲大紅宮裝的太子妃吩咐。

看到莫子晚為惠王府賺進的大把銀子,皇後得皇長孫的喜悅也被這個消息衝淡了。要是當初選中的太子妃是莫子晚該多好,那麼相爺肯定會支持自己女婿,太子府還會有大把銀子可以用。

又想到莫子晚的多才多藝,外麵百姓學子對她的推崇,皇後的心裏就像打翻了百味瓶子,啥滋味都有了。

太子妃見皇後心情不好,連聲低著頭恭敬地答應了。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因為何事惹怒了皇後,近期皇後對她百般挑剔,她不是沒有察覺,卻不知道皇後究竟是為了什麼原因。所以,對皇後提出的各項要求她都會小心應答了。

最起碼這樣皇後也不好找茬。做人媳婦無論站的有多高也都是很不容易的,這是太子妃深切的感受。

中秋過後,地裏的稻子就變得金黃金黃的,靠近大山的那幾塊因為山風的緣故成熟的要比其他田地的快,農人們已經開始著手忙著收割了。

收割下後打下穀子一稱,畝產達到了一千一百多斤,當場就嚇傻了醇王爺和農部的人。東臨,不,就是史書上還從來沒有達到這樣產量的。惠王妃沒有吹牛,畝產千斤不是神話,這是真的。

醇王爺喜得嘴巴都咧開合不上。按照這樣的方法種田,東臨的老百姓何愁吃不飽肚子?百姓能吃飽了肚子,那麼皇上的位置也就更加安穩了。

熱情高漲的農部幾個官員坐鎮在惠王這邊的田地,越看越興奮,越看越心驚。惠王妃才女的名號真不是白來的。

原來他們這是認為惠王妃隻是鬧著玩的,沒想到會帶給他們這麼大的驚喜。不過仔細想想,王妃能種出那麼多新奇的蔬菜出來,敢和皇上打賭,說明王妃人家心裏本來就是有底的。想到自己當時的懷疑,一個個官員就覺得十分不好意思了。這時候他們也都暗自慶幸自己沒有得罪了惠王妃,心中的天枰也自然而然地傾向了惠王這一邊。

“皇上,已經收了一半,畝產達到了一千一百多斤,接近一千二百斤。”早朝上,農部的人滿麵笑容將自己近幾日監督到都稟報給皇上。

“什麼?”皇上也驚訝地張大了嘴巴,這個消息同樣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

知道莫子晚有能耐,但是農部稟報的這個數字確實遠遠超過他的想象之外的。

下麵的大臣們更是吃驚得不相信自己所聽到的。“不會搞錯了吧?”太子黨跳出來質疑。

“皇上,這個數字絕不肯能。”太子黨一員發難,這樣的產量別說惠王妃,就是神仙估計也很難達到了。

“是呀,怎麼可能?”太子黨一致附和聲。

“有什麼不可能的,惠王妃本身就很聰慧,冬季裏就能種出那麼多新鮮蔬菜,還有生產出那麼多新奇的東西,能種出這麼高產量的水稻,又有何不可能呢?”一聽言論就知道是惠王這邊的支持者。

“是呀,這可是工部、農部同僚和醇王爺親眼所見,還能有假嗎?”

兩派人逮著機會就開始鬥嘴。

太子和勤王也傻了,這個數字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難道莫子晚真的有神仙在幫助她嗎?

“本將軍的莊子裏按照王妃的方法種,也是達到了這樣的數字。”衛將軍站出來現身聲明。

“我們秦公府也有這樣的產量。”

“外麵傳出上官家的莊子裏好像也達到了這個產量,有百姓都在相互打聽了。”有人出來說明並且還提供佐證。

沒有得到實惠的官員都很羨慕地看著衛將軍幾家。

哪一家官員沒有莊子呀,可是他們莊子幾十畝土地的產量才趕上人家兩三畝的產量,怎能不讓他們羨慕嫉妒恨?有的甚至還暗自懊悔沒有好好和惠王交好了。

要是得到惠王妃的指點,自己的莊子裏要多收入多少呀!白白就失去了好機會,很多觀望的官員都暗自下定決心,今後要好好和惠王交好了。

“好,惠王妃能為天下百姓著想,這是好事呀。好好,有賞!”皇上龍顏大悅,連說了好幾個好字。

“皇上,惠王妃和惠王在外麵求見?”有值守的太監稟報。

一個女流之輩跑到大殿上來幹什麼?很多古板的官員開始皺起了眉頭。

“宣。”皇上正在高興之處了,立刻就答應了。

“皇上不可,大殿中從來沒有女子上朝的先例呀。”一個官員跳出來反對。

這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相爺、醇王幾個都保持沉默,反正惠王有的是辦法。

“王妃說,他們是來向皇上討賞的。要是皇上不願意接見,他們就回去。”太監大著膽子將惠王的話複述完了。

這話聽起來沒有什麼毛病,可是所有的人也聽出來了。皇上要是不見他們夫妻,這種植的法子他們也別想要了。惠王那是誰,可是翻臉不認人的主,說得到肯定就能做得到。

無論是太子黨還是惠王的支持者,在聽說了產量後,沒有人不對種植方法垂涎三尺的。大家一看到手的鴨子要飛走了,所有人都急了。

“皇上,規矩是死的。皇上金口玉言,可做這第一人。”有人跳出來打破僵局。“再說惠王妃跟在惠王後麵隻是為了當初的賭約,也不算是真的上朝議政。”

立刻,下麵大部分的人都鬆口了,一致讚同此官員的說法。隻有幾個強驢還在堅持他們自己的觀點。

皇上就等著有人出頭,他好順坡下了。

“太子,你說說看。”皇上看著太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