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竟然可以這樣解決(1 / 2)

這件有些許平常,又有些許奇葩的事件帶給尹半夏的第一感覺就是豁然開朗,那時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件事竟然可以這樣解決”。解決那件事的是尹半夏在報旗袍製作工藝班時認識的一個三歲孩子的母親,她姓嚴,半夏稱她為嚴姐。跟嚴姐相處的時間其實很短,不足一個月,準確來說頂多半個月,因為在嚴姐一個月的旗袍學習中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來不了課堂,因為她有寶寶。平時要接送寶寶上幼兒園,寶寶生病和假期她也要照顧,所以在幫嚴姐請假和當模特的過程中兩人慢慢的變的熟悉起來。嚴姐很熱心,很爽朗,她會把她自己已有的關於旗袍的學習資料分享給尹半夏,當然她的旗袍做的也真的比尹半夏這個菜鳥好很多,光是量體的細致和認真以及對細節的追求和耐性就讓尹半夏羨慕,佩服不已,但後麵最讓半夏感到佩服的是她的勇氣和智慧。

那是在課程結束的那天,嚴姐請老師和半夏一起吃了頓飯,那件有些許平常,又有些許奇葩的事件就發生在一家特色餐館裏。走進餐館,工藝老師王老師、嚴姐、尹半夏三人就在前麵靠近收銀的吧台旁邊找了個座位坐了下來,之後點了幾個菜和一份湯。三人還沒聊幾句,就看見店裏的一個女主人(之所以說是女主人,是因為後麵吵起來的時候廚房裏兩父子模樣的廚師也出來幫忙爭論)撇開身邊的孩子拎著兩份飯匆匆往店外走,之後便是越來越激烈的爭吵聲以及動手打架的聲音。原來是一年輕女顧客點了兩份飯,因感覺等的時間太久以及比她後到的人的飯菜都上桌了,她的還沒好而心生不滿,於是要撤單並拒絕付款,而店家這邊說她的飯菜不容易熟,所以剛做好,於是就出現了女店主匆忙出門拉扯女顧客的畫麵,兩人在爭吵和拉扯中也不知道是誰先動手打人,誰先踢誰一腳,總之,就是當其他人反應過來的時候兩人已經開打,被眾人拉開後的兩人於是便開始了“你先扯我,你先踢我”到底是誰先動手的“雞生蛋,蛋生雞”的對話。這爭吵的畫麵不一會兒就從店外轉移到了店內,因為年輕女顧客的男朋友到了,扯著女朋友進了店內開始叫嚷,“進來,讓她打”,之後兩人就停在了收銀吧台的旁邊,也就是尹半夏、嚴姐和王老師她們這一桌的旁邊。“雞生蛋,蛋生雞”的對話仍在繼續,爭吵聲也愈加激烈,就連廚房裏兩父子模樣的廚師也不得不放下手裏的活過來或幫腔或解圍,忙著端菜,記菜的婆婆和小姑子也忙著過來或幫腔或解圍,一時局麵混亂不堪。王老師和嚴姐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也起身過去一邊一個的規勸,但似乎沒什麼作用。女顧客方反而有愈演愈烈,愈戰愈勇的趨勢,爭吵聲還在繼續,王老師和嚴姐的規勸也還在繼續,誰知這時男方突然一句“她上個月剛剛做過流產,現在給你打,你還打呀,怎麼不打了?”正在規勸的王老師和嚴姐也愣了一下,之後便不再相勸,兩人默默的回到了座位上,剛聽到男生的那句話,年輕女顧客的臉上似乎也閃過一絲驚詫和尷尬,但之後卻給人一種更趾高氣昂的感覺,可能覺得是有人給自己撐腰,可能覺得他們人多,自己剛才的虧不能白吃,最後竟然在嚴姐身邊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於是關於誰先動手打誰,女顧客這邊要求道歉,而女店主一口咬定不是自己先動手的,拒不道歉,於是爭吵就這樣循環往複的一直進行下去……

此刻的尹半夏對這種“雞生蛋,蛋生雞”的對話沒有絲毫興趣,她的注意力一直在店裏的那個三四歲的小朋友身上,尹半夏很好奇這個小孩子對於媽媽跟別人的爭吵和打架竟然一點都不害怕,從前至後一直在用一雙好奇和淡定的眼睛盯著兩邊的大人看,甚至在兩邊還在撕扯動手的時候她還在中間穿梭,用好奇的眼睛看看這邊看看那邊,半夏擔心她就起身把她拉到自己身邊的安全區,這個小朋友表現出來的淡定讓她很詫異,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己小的時候,自己小時候看到爸爸媽媽打架可是隻會一直哭一直哭,直到年齡稍大才敢大吼兩句……正想著,旁邊的嚴姐突然大吼一句“都閉嘴”,爭吵聲戛然而止,正在吵架的人、王老師、尹半夏還有其他私語的客人都安靜了下來,麵麵相覷。嚴姐又說了一句“都住嘴”起身便拉起坐在她身邊的年輕女顧客,把她往外推,年輕女顧客在驚詫中也沒有忘記反抗,嚴姐也氣急敗壞的大吼,這是我們的私人空間,你們要繼續吵就出去吵,不要在我旁邊,不要影響我們吃飯。年輕女顧客隻會一句這怎麼是你的地方了?嚴姐也擲地有聲的回答她,我們這會兒坐在這裏吃飯,這裏現在就是我們的私人空間。女孩無言以對,女孩的男朋友可能也自覺嚴姐說的有道理,於是就把女孩拉到了女店主的旁邊,繼續讓女店主道歉,一邊站著的女店主婆婆一樣的人也一直在規勸女店主,讓她給女孩道個歉。於是女店主極不情願的說“是不是我道歉了,你們就能走?”那個男生說“是”,於是女店主不情願的道了歉,那一男一女的顧客也就悻悻的走了,“雞生蛋,蛋生雞”的事情就這樣被嚴姐這位半路殺出的程咬金給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