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多事之秋(1 / 2)

北天帆以朝廷真是多事之秋,需要國之棟梁輔助,將原來駐守敬親王北天齊封地邑的燕司馬之子燕楚懷急召而回,另派官員去那邊駐守。

不曾想北天帆所托非人,下派的官員竟是好色之徒,去到當地竟然玷汙了手下一個小官的妻子,這小官與妻子的感情又相當深厚,這小官在當地頗有號召力,事情揭發後,而群情洶湧,發生了一場暴亂,暴亂中新去的官員被人斬殺,新舊官兵發生了衝突,朝廷新派下的兵馬全被斬殺,這些暴民與官兵一不做二不休,幹脆擁護著小官為封地邑的守將,公然與朝廷作對。

這事怎麼看都不像那麼簡單,莫非是北天齊準備重新奪權了?我徹夜未眠,想著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

風雪還在肆虐,災情繼續擴散,有些地方竟然出現了大麵積的瘟疫,災民流竄到附近的城鎮,這讓災情進一步擴散,北天帆下令封城,以免瘟疫蔓延,但此舉卻遭到不少人反對,說裏麵還有很多健康之人,如果封城,這些人也必死無疑,這樣傷天理之事,怕會再次惹怒火神。

有臣子建議,要在宮裏舉行一場大的祭火神的儀式,請求火神饒恕,興許這樣火神才不會降罪於北國,百姓才有一條活路。

有人說太後葉媚多年禮佛,誠心誠意,如今將她請出來,一起參加祭天祭祖的儀式,許上蒼感其心誠,會——

也有人說這些神鬼之言,隻是一派胡言亂語,如今局麵,應該有人蓄意為之。此話一出,當即有人站出來反駁,問如此大的雪災,誰有能力蓄意為之?

昔日和諧的朝廷,如今針鋒相對,如戰場那般硝煙滾滾。麵對所有爭執,北天帆不發一言,但封城的決定卻沒有任何更改,第二天還下令將那些已經死去的人全部焚毀。

北國一向主張入土為安,這樣魂靈才得以安息,焚燒之後屍骨無存,魂靈灰飛湮滅,不得投胎為人,這一決定,在整個北國引起軒然大波,人人罵北天帆殘忍無情,泯滅天良。

“木大夫,這瘟疫真的那麼難控製?”

“瘟疫傳播得很快,如果沒有找到適合的藥物之前,皇上封城焚屍是唯一的方法,如果不封城,瘟疫蔓延開去,那時死的人會更多,局麵根本無法控製,微臣今日就是為此事而來。”

“微臣來自於江湖,閑蕩慣了,本是不習慣宮中生活,隻是太妃的父親,曾救微臣父親一命,父親遺命子孫後代必須報效護龍司。如今宮內不太平,微臣本不應該這個時候離開太妃,但百姓飽受瘟疫之殘害,而微臣作為一醫者,定不能坐視不理,希望太妃滿足臣這一願望。”

“皇上已經派了不少大夫進城,但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控製瘟疫,如今那邊已經封城,我怕木大夫——”

“即使如此,微臣還是要走一趟,否則會寢食難安。”

“救人可以,但不要輕易搭上自己的性命,有機會傳遞消息給本宮,讓本宮也知道那邊的情況,有什麼需要跟本宮說,如果能做得到,本宮一定滿足。”

“謝太妃。”

宮裏的人要離宮,要向皇上請示,我不得不去見他。

“木大夫為民請命而離宮,本宮想皇上你沒有什麼原因會拒絕。”

“另選一個信得過的大夫到碧水宮,他隨時可以離開。”

“北天帆,你裝什麼好人?”

“出去——”他冷冷地看著我,不知道為什麼對上這樣的目光,心微微收縮。

從禦書房出來,抬頭,天依然灰蒙蒙,都忘記有多久沒看過太陽了。

第二天傍晚,接替木大夫的人來了,軒兒現在辦事速度越來越快了。來人看起來年紀不小,雖然一直低著頭,顯出一副恭敬的樣子,但步伐輕盈矯健,應該有些武功底子。

“古浩風見過太妃。”他作勢要跪,但我一把扶住了他,因為他剛剛微微抬了一下頭,雖然記憶已經有些模糊,但我卻不會認錯,這人是我的外公,曾經的北國左丞相羅佟。

“古大夫不用多禮,我們入內詳談,羅音你在門外守著,不要讓任何人靠近,小婷你出宮門外看著,如果有人朝碧水宮過來,提前通知羅音。”

“是——”

“古大夫請——”

“外公剛剛還擔心小葉認不出來,不想到小葉的記憶力跟你娘一樣好。”外公笑著說,眉目慈祥,但精神卻是很好,在這個深宮能看到自己的親人,這種感覺實在是好。

“我娘身體還好嗎?”、

“很好,就是說惦記著你這個女兒,不知道在宮中過得怎樣?”外公笑著說,我看著感覺十分親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