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月公主曆盡艱辛,嚐盡苦楚,如今總算是撥雲見日,時來運轉,得到了幸福,心知完顏宗澤為姐姐高興,錦瑟不由回握了他的手,安慰地用拇指撫了下他微凸的虎口筋骨。
“三拜高堂!”
玉階之下的殿中分別安置了幾張太師椅,坐著四對新人的父母高堂,喝聲再起,錦瑟見白芷被李雲琦牽著衝其父大理寺少卿李大人夫妻跪拜,不由勾起唇角,心裏亦如灌了蜜般替她感到幸福愉快。
她目光一轉卻又瞧見了白芷右邊也正衝江寧侯夫人叩首的李冠言和平樂郡主,這回平樂和江寧侯夫人等被押赴前線威逼鎮國公楊建,李冠言不顧鎮國公命令,單槍匹馬離開大軍衝入征南軍的兵營誓於家人共患難,當日征南軍的大帥還是左雲海,平樂和婆婆不知受了多少罪,便連小小年紀的橋哥兒也在軍營中受盡欺辱,李冠言這般固然有事母至孝的緣故,可平樂郡主也不是傻子木頭,自然也明白還有一部分是李冠言放心不下她和橋哥兒。
她的父母和兄弟迫於無奈也好,貪戀權勢也罷,終究是棄了她,可李冠言這些年來卻一直堅持著,默默地遠遠望著她,不管何時,隻要她回頭他始終站在那裏,給她力量給她依靠,女人的心都是軟的,平樂郡主又豈能不被打動?
又因在邊關經曆了萬千磨難和生死,平樂郡主更是看開了,什麼世俗眼光,什麼謾罵譴責,都比不上叫愛你之人為你所累來的叫人難過,她終是心疼了,不願再叫李冠言這樣傻傻地難過下去,也不再顧及於世人眼光,決定接受李冠言的愛意。
而江寧侯夫人見兒子如此執著,又因兩人侍母至孝,亦心疼於他們,對兩人的決定到底也點了頭。平樂郡主和李冠言皆不再畏懼世人的別樣目光,他們的這份純粹的愛,他們的勇敢,令錦瑟有所感,免不了在太後麵前念叨幾句。而此次皇上為兩人主婚,也是因叔嫂成婚這樣的事在鐵驪族並不算稀奇之事,更是出自幾層考慮。
一來是皇上恩賞李冠言獨入敵軍軍營,侍母至孝之舉,令百姓知道皇帝以仁孝治國,再來也是表示新朝將繼續施仁政,善待漢人,更善待前朝皇室。
不管世人將如何議論兩人,錦瑟是由衷為兩人高興的,她正笑意盈盈,不想卻和李冠言感激的目光撞上,錦瑟衝李冠言含笑眨眼,目光落在被他牽著的平樂身上。意思是叫他不必多謝,隻需好好善待平樂,李冠言了然她的意思,衝她鄭重地點了下頭。
這時禮部張大人已再次喊道:“新人出宮,迎入各府,送入洞房咯。”
外頭煙花鞭炮齊響,鑼鼓嗩呐奏響,眼見四對新人在晨光下緩緩轉身,不少大臣和命婦們都站起身來歡笑著相送,錦瑟也不覺站了起來,她目光再度望去卻不意迎上了蕭蘊黢黑的眸子,一身紅色喜袍將他溫潤清朗的俊顏襯托出幾分英朗之氣來,對上她的目光,那深邃的眸中似有光華沉澱散去,他衝著她遙遙含笑點頭,垂眸時麵龐滑過溫柔笑意,抬手扶上她身旁新娘的手,帶著完顏古青邁過了正聖殿高高的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