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皇帝宿娼(2 / 3)

鳳九瞪她一眼,道,“不會弄死,可卻也不會讓她好過。現在時機不對,咱們還是別生那麼多事端。大夫人那兒已經傳了話出來,說是那位已經醒了。可卻似乎並沒有急著回宮。”

“若是他知道你頂著他的身份做了太多壞事,真發起怒來,咱們可是吃不了兜著走!”鳳九憂心忡忡的道。顯然對真正的太上皇甚為顧忌!

魚青鸞笑了下,道,“可朕的話已經說出去了,總不成說,還要反悔了去罷!她若沒法兒懷孕,這陳家,我還隻能滅了。”既然陳水心母女到這一步了,還想著要害她們母女。那她有什麼理由放過她們?

她們之所以這麼囂張,不就是仗著身後有個陳家,有個陳皇後在撐腰麼?這若是沒了這些,她們自顧不瑕,還怎麼來尋大夫人的事兒?

通番賣國!織羅這罪名,也真是辛苦她二人了!

鳳九抿嘴笑了下,輕道,“大夫人是個禮佛之人,所以,她必然沒法兒接受自個兒的女兒用那麼殘忍的手段去對付自個兒的妹妹。”意思對付陳家,可以。可對付魚青青,她得做得隱秘些。

魚青鸞蹙緊眉尖,氣怒道,“那難道就讓她那麼逍遙了去麼?”就是鳳七的清心咒威力再大,也沒法兒教她心平氣和下來!

鳳九將她的小手捉起,擺在自個兒的唇邊輕輕的吻了下。鳳眸裏頭生出一抹淺淺的笑來。“所以這事兒便由為夫替你去做。”

魚青鸞瞠大雙眸,凝住他的俊臉。道,“鳳九!你知道自個兒在說什麼麼?這是咱們母女跟魚青青母女的恩怨,你別卷進來!”

“怎麼可能不卷!”鳳九說到此,溫存的笑了下。彼時陽光透過屏風,灑落在他微卷的睫毛之上。看來如同蝴蝶的翼。“你是我的王妃哪!你的事,就是本王的事!”

而且,他早就已經卷進去了,隻是她不知道而已。

魚青鸞微有動容。自古女人之間的戰爭,男人少有參與。可是這個男人,卻願意為她去動魚青青母女!教她怎能不動容!

可她最終還是不願意他的手沾上魚青青的事兒,遂便堅持要親自處置她。

鳳九拗不過她,自然隻得應下。魚青鸞讓花紅叫了一道來止清殿的護衛來。與他如此這般的把話說了。這才叫人把魚青青的眼睛以黑布蒙了,連夜帶出宮去。

那之後,宮外便每天都會有人送來古玩珍物數件。魚青鸞見著這些玩意兒。遂便教花紅一樣一樣的擺放在止清殿正殿。並以小策記錄在案。

為著陳家來求情的人,第一個是陳皇後。

陳家生死交關,她似乎終於終於想起自個兒身為陳家女兒的事實,便來止清殿求魚青鸞。魚青鸞情知相見無好話,遂便教她在殿外跪著。

花紅並柳綠問起時,她隻說,“他陳家不是因為有她這個皇後,過去十數年一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麼?這會子都到了生死交關之時,她若不來,那才叫奇怪了。可是陳家迫害咱們母女這麼多年,朕要是心軟,也才是真奇怪了!”

“她喜歡跪,那就讓她跪。朕若是連跪都不讓人跪了,豈非教人說朕不通人情?”她說到此,仰頭望天。才多久之前,她以為這鳳舞的天,又黑又重,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如今,鳳舞的天依然是烏雲重重。可不同的是,如今的她,才是壓落在鳳舞天際的那個天!身處的位置不同了,看事情的想法自然也會變。從前她想的是,要怎麼才能把這鳳舞整個天空翻了去。可是如今,她卻願意費盡一切代價來維護這片天!

她的時間並不多,什麼時候太上皇回來了,她要滅陳家的事兒便就可能成為泡影。許是那人回來了,她的人頭便也落了地。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可是她不在乎。

陳家不放過她,那為什麼她還要放過他們?

花紅忽而飛奔進殿,對正在閑適喝茶的魚青鸞稟道,“太上皇,繼陳皇後之後,竟有許多陳家舊部前來止清殿跪求太上皇。請太上皇饒了陳家!”

魚青鸞眉尖未抬,漠漠笑道,“喲,來了這麼多人?喜歡跪,就讓他們跪著罷!”她說罷,便找了本野史過來看著。

花紅見勢不妙,這便又道,“太上皇,可是外頭的人似乎有些多。而且當中還不乏武將。”意思不論如何,她也得去瞧瞧。

魚青鸞淡淡的應了聲,道,“那又如何?總不成說,他們為著一個陳家,還要逼宮罷!朕現在是太上皇,要殺人一家,滅人一族,還值得他們這麼大驚小怪了?出去把他們打發了!”

花紅情知跟她是說不通了。這人性子蠻橫起來,便是個不管不顧的。遂便隻得淡淡的應了聲,飛快的退了去。

繼陳皇後之後,太子太傅傅玉亭,皇帝。竟也一個個都到她跟前來替陳家求情。

止清殿

魚青鸞嘴角薄抿,隱在鮫紗帳後。麵色有絲鐵青。她把玩著一塊上好的和田玉,嘴角釋出一抹淺笑來。道,“皇帝,朕沒想到連你也來給陳家求情。說說你們的理由。”

皇帝笑了下,這便低聲稟道,“回太上皇的話,陳家沒犯什麼大錯,又是陳皇後的娘家。這些年,陳家在邊關也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您瞧……”

魚青鸞冷笑一聲,道,“那意思是,朕罰他們罰得錯了?”

皇帝心中大怔,這便疾聲回道。“太上皇要罰誰,自然有您的道理!”

魚青鸞抿嘴,淺笑淡淡。“既然知道了,那你們還求什麼情!真是反了天了!”

皇後一聽魚青鸞這麼說,隨即咚的一聲把額頭磕落在地。急道,“太上皇,陳家怎麼也算是世代為將,對鳳舞更是忠心耿耿。若是您就這麼把陳家給滅了,豈不是寒了老將們的心麼?”

她一說,那些個陳家的舊部竟個個齊聲道,“求太上皇開恩,莫要錯殺了忠臣良將!”

“求太上皇開恩!”

魚青鸞冷笑一聲,道,“他們是忠臣良將!那為什麼那十萬兵權會盡歸威遠大將軍名下?什麼良將!你們自個兒想想,到底陳家為鳳舞立過多少汗馬功勞!”

“建安三年,鳳帝威武被敵軍圍困,陳家出動十萬兵力,將鳳帝救於水火。建安十六年,平西大亂。彼時國庫空虛,陳家出金二十萬,為皇帝解了燃眉之急。”有人在人群之中一字一字的說著。

“天龍五年,陳家……”

魚青鸞冷冷的打斷那人的話,道,“這些功勞,不都已經行過賞了麼?都是什麼時候的事兒了?也能放到現在來說?這些年,陳家世代為將,子孫縱是無功無德,也能統領數萬軍士,可謂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