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天台宗(1 / 1)

此時的她,聽到李江河等人稱讚自己是天資絕代,以二十之齡便踏入玄階之道時,不由的心裏暗自腹誹~

自己這就算天資絕代了?

有這麼罵人的麼?

如果你們知道,我旁邊的那個變態已經是玄階六轉了,那還不嚇死你們?

......

“喂,十三,剛剛李掌門說的的四大天驕是誰啊?你們還有這個稱呼呢?”

聽到剛剛上清派李江河的說法,坐在梅花十三的身邊的寒羽笑天,不由開口好奇的問道。

“嗯,當然了,我們佛道遺脈雖然式微,但是天才俊傑也絕不會少了。

像我這麼天資絕代,風華正茂的人,當然算是一個了,另外~等他們到了你就知道了。嘻嘻~”

梅花十三古靈精怪的嘻嘻一笑,看了一眼寒羽笑天,並沒有直接將答案告訴寒羽笑天。

“呃~好吧。”

寒羽笑天無奈的聳了聳間,不過他的心裏倒是有些相信梅花十三的話。

能踏入道門或者佛門門檻,並且修煉成神通之人,本身便需要有慧根,天資亦是要比普通人好上很多才行。

甚至不誇張的說,即使當今大部分普通的古武者,其天資根骨,恐怕都是不如這裏站著的各派弟子的。

所以梅花十三說佛道遺脈天才俊傑不少,這一點寒羽笑天心裏倒是確信無比。

於此同時,他也對這次的談玄論道大會,更加期待起來。

“天台宗,智法大師到!”

天台宗,古華夏佛教宗派之一。

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

天台宗學統自稱是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該宗思想,雖稱出自龍樹,實則啟蒙於北齊慧文。

其從《大智度論》卷二十七關於解釋《大品》"道種智"、"一切智"和"一切種智"之文,悟解到三智"一心中得"的道理。

又結合《中論·觀四諦品》的三是偈:“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確立了一心中觀空、觀假、觀中的"一心三觀"理論。

慧思繼承此說,並結合《妙法蓮華經》要義,又闡發“諸法實相”之說,慧思兼重定慧,實為以後天台宗止觀雙修的起緣。

後慧思傳智顗,智顗再發揮,終於形成“一念三千”和“三諦圓融”的無上佛法。

“咦?嘻嘻,笑天,你運氣好,剛說到四大天驕,這就來了一位。”

隨著天台宗的到來,梅花十三嘻嘻一笑,同時指著某個方向讓寒羽笑天看去。

一群身著古華夏佛門袈裟的僧人,此時各個寶相莊嚴,身上流露著一絲佛法的無上氣息。

而在最前麵的那個五台宗宗主智法大師身後,一個身穿烏金袈裟的年輕僧人,正雙手合十,同時嘴裏還不停的念叨著什麼。

寒羽笑天不由的放開神念聽去,依稀可以聽得~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萬二千人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