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麵對困境做一個敢於麵對困難的強者(2 / 3)

黃金法則81:不屈不撓,

以錯誤為師

泰戈爾說:“如果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的話,真理也要被關在門外了。”朗費羅說:“我們有時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可能比從美德中學到的還要多。”李斯特說:“一時的失誤不會毀掉一個性格堅強的人。”成功的企業創業者、領導人,無一不是在經曆過數不勝數的錯誤之後,以錯誤為師,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因此,創二代,我們要在麵對困難與失敗時,以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來麵對錯誤,以錯誤為師,日益精進,向成功突破。

不屈不撓,即為在困難與壓力麵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以錯誤為師,即為正確地認識錯誤,在錯誤中分析、尋找缺陷,吸取經驗,讓錯誤成為指導你走向成功的老師。

不屈不撓,以錯誤為師,是成功的創業者、企業人所必備的優秀品質。越是開拓創新、越是成功的人,所犯的錯誤越是比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人多許多,因為做事,就不可避免地會犯錯誤,不做事的人自然會沒有多少可以犯錯誤的機會。正是在一步一步嚐試中的這些錯誤,使得我們認識到自身與條件所存在的不足,使得我們思索、探索,使事情取得新一步的進展。成功的企業創業者、領導人,無一不是在經曆過數不勝數的錯誤之後,以錯誤為師,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因此,創二代,要在麵對困難與失敗仍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同時,同樣以不屈不撓的精神來麵對錯誤,以錯誤為師,日益精進,向成功突破。

以錯誤為師,就是要求我們以正確的態度對待已經發生的錯誤,從錯誤中尋找導致錯誤發生的根本原因,從錯誤原因中吸取經驗教訓,即以錯誤為導向,總結、學習其所反射的正確理念與方式、方法,改進我們自身所存在的缺陷、完善我們自身知識結構與理念意識的不足,矯正其中所存在的錯誤因素。以錯誤為師,一方麵要求我們把錯誤當做學習的機會,另一方麵要求我們避免同樣或類似錯誤的重複發生。

我們來看一個創業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李陽夫妻所經營的快餐小吃店就是在經曆了最初的項目決策失誤後,以錯誤為師,成功走出困境、走向成功的典型。

李陽在畢業後,與女朋友商議在市區的一條商業街上盤下了一家店麵。對這個店,他曾多次進行過調查:原本夫妻店,經營麵、米粉,主要產品為刀削麵。生意不溫不火,每天營業額400元左右。在經過調查後,李陽與女友花2.1萬元接手小店(鍋灶、桌椅、碗筷、瓢盆),另按每月1500元交了半年租金。傾其所有將自己3萬多元積蓄全部投入,又請來兩個親戚打理。最初,李陽看好油茶,花500元讓親戚去學習。然後打出油茶的新店招牌。意想不到的是,不但油茶沒有多少人吃,連原來吃刀削麵的客人都走了。對於小店所陷入的困境,李陽與女友頗為焦急,他們意識到是自己當初決策失誤,在選擇小店主營項目上發生了錯誤,沒有準確地定位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在他們二人意識到錯誤原因之後,重新進行了調研規劃,依據這段營業期間的反映狀況進行了仔細分析,在總結、分析的基礎上重新進行了項目規劃,增加了炒麵、米粉、串串香等主營項目,而且特別增加了極受大眾歡迎的小火鍋。在項目調整後,不久,小店便客流量大增,生意紅火,每天營業額平均可達500元左右。

在這個創業故事中,李陽與女友在經曆了初期的項目選擇錯誤後,沒有彼此抱怨,也沒有因錯誤而導致的困境而失去信心,而是以積極的心態接受了錯誤,麵對了錯誤,分析錯誤原因,尋求解決方法,最終在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的基礎上,製定了正確科學的項目選擇方案,走出困境,贏得了成功。

哲學家說:“錯誤是正確的先導。”錯誤總是令人不悅甚至懊悔的,可是對於聰明人而言,錯誤背後隱匿的總是正確走向成功秘訣。一方麵,錯誤使人產生的懊悔,本身就是驅使人避免類似錯誤發生、小心提防的心理驅使力,這使人在日後的生活、工作中盡可能的避免了同類型的錯誤的發生,減少了正確引向成功的阻礙;另一方麵,錯誤之所以發生,是因為某些不正確的因素的存在,善用分析的人總會在錯誤中找到自身、條件、方式等多方麵因素所存在的缺陷與不足,並針對產生錯誤的原因有目標的改進,在錯誤中積累豐富的經驗、獲取豐富的知識,從而奠定了正確走向成功的基石。同時,一些錯誤的發生,對於善於思考的人來說,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產生意想不到的收獲。IBM創始人華特先生曾說過一句極端的話:“成功的法則就是把犯錯誤的速度提高一倍。”可見,錯誤並不是可怕的東西,相反,對於渴望成功的人來說,錯誤是指導成功的老師,是保證成功的一筆寶貴財富。

創二代,要真正的做到在錯誤麵前不屈不撓,以錯誤為師,一方麵要以自身錯誤為師,在自己的錯誤中思考、總結、突破、創新;另一方麵要以他人的錯誤為師,所謂“前車之鑒,後車之師”,對於他人的錯誤同樣要多思考,在他人的錯誤中挖掘出自己可借鑒的因素。總之,在麵對錯誤與失誤時,一定要用睿智、聰明的頭腦多思考,捕捉錯誤背後所隱匿的機會與財富。

泰戈爾說:“如果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的話,真理也要被關在門外了。”

朗費羅說:“我們有時從錯誤中學到的東西,可能比從美德中學到的還要多。”

李斯特說:“一時的失誤不會毀掉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總之,創二代,在錯誤麵前,要做一個內心堅強、善於思考的人。

黃金法則82:隻有不斷進取,

才能立於不敗

蜘蛛可以在兩個屋簷間結出一張巨大的網,這是令觀者瞠目結舌的壯舉。蜘蛛不會飛翔,但蜘蛛可以把網結在空中,所依靠的是什麼?無疑,蜘蛛能完成如此的壯舉,所依靠的就是一種吃苦耐勞、勤奮不息的不斷進取的奮鬥精神。創二代,我們要在激烈的市場經濟競爭中取得立足之地、謀求生存與發展,這樣一種“蜘蛛結網”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能否使企業結出這樣一張巨大的生存之網,我們如何去發揚這樣一種“蜘蛛結網”精神?

《周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意思就是說,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誌,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誌,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創二代,是一代知識型人才,應該明白一個道理,做任何事都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在企業創業中,更為如此,隻有不斷進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首先,不斷進取,要求創二代不斷創新,突破墨守成規與故步自封,不斷調研市場、調研周邊大環境、調研消費群體、調研競爭對手,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新資源。以“新”於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市場,謀求企業的長期發展。

山東煙台製革有限公司,就是企業管理、經營不斷創新的典範。山東煙台製革有限公司,是號稱全國製革技術開發能力最強、高檔花色品種最多的生產皮業。觀看其不斷進取的創新過程,帶給我們無限思索。1998年,煙台製革公司所生產的仿綿羊服裝革進行創新,比普通產品至少多了一平方尺,被世界認為是服裝工藝的一次革命,這次成功的創新給煙台公司帶來了頗為驚歎的新產品,打造了三大係列新品,生產出一係列舒適、可水洗、抗撕裂的高檔皮革產品,這些革製品的特點是當時製革業的一個重大突破。之後的幾年裏,煙台製革公司又從生態製革入手,進行新的研發創新,同時進行製革工藝創新,在追求革製品的自身優質特性的同時,追求產品的工藝化、美觀化、時尚化,並與生態發展相協調,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其革製品廣銷國內、國外市場,出口率逐年提高,其極具質量、又極具個性化、人性化的產品頗受廣大消費群體的喜愛。

山東煙台製革公司,快速而突破性的發展,關鍵就在於企業的破陳立新,不斷進取,不斷創新,緊密跟進市場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消費群體環境的變化與需求,實現突破創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與行業競爭中創建了成功的企業神話。

另一方麵,不斷進取,要求創二代企業創業人不斷完善自身,不斷學習、鑽研,用理論知識豐富自己的頭腦,用實踐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不斷武裝自己,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這便要求創二代要具備一種“蜘蛛結網”的勤奮、刻苦精神。

蜘蛛善於結網。有人曾驚奇地發現一隻蜘蛛在後院的兩個屋簷間結了一個超大的網,中間有一丈之寬。這個人特別奇怪,不知道蜘蛛是怎樣將這第一根線拉過去的,兩個屋簷間如此寬的距離,蜘蛛又不會飛,它是如何做到的呢?後來,這個人發現,蜘蛛是走了許多彎路才實現目的的,它先是從屋簷的一個簷頭開始,打結,順牆而下,一步步向前爬,小心翼翼的翹起尾部,使絲不沾上地上的泥土與沙石,走過空地,再順牆而上,爬上對麵的簷頭,高度差不多了,再把絲收緊,蜘蛛就是這樣反反複複地走過空地、爬過兩麵牆的高度,一根一根地拉絲結網。

蜘蛛不會飛翔,但蜘蛛可以把網結在空中,靠的就是一種吃苦耐勞、勤奮不息的不斷進取的奮鬥精神。一個獲取最終勝利與成功的人,就是這樣一隻在空中結網的蜘蛛,不斷進取是保證獲取最終成功的必備因素。

同時,創二代要做到不斷進取,就必須具備“鐵杵成針”的堅定信念與耐力、毅力,要相信自己的意誌。一個在生活與事業中取得巨大成功的人,一定具備超人的毅力與堅定的意誌,這超人的毅力與堅定的意誌是驅使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巨大動力與無窮能源。無論任何情況下,要相信自己的意誌。

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戰國時,一位父親和兒子帶兵出征。父親是將軍,而兒子隻是一個馬前卒。當戰鼓擂鳴、號角吹響,父親拿出一個箭囊,箭囊裏插著一支箭,父親將其交給兒子,對兒子說:“這是家襲寶貝,佩戴在身邊力量無窮,但千萬不可抽出來。”兒子得此精致而具有“無窮力量”的箭,興奮不已。在戰場上,兒子英姿颯爽,所向披靡,戰績斐然。後來,在有一次作戰時,兒子依然英勇非凡,兒子一邊作戰一邊揣測,這究竟是一支怎樣的寶箭呢,可以具有如此無窮的力量?於是,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忘記了父親的囑托,從箭囊中抽出了這支箭,結果兒子驚奇的發現這是一支斷箭。兒子以為是寶箭已斷,自己沒有了保護神與力量驅動力,瞬間萬念俱灰,無法神勇起來,慘死在戰場中。當父親看到兒子因看見斷箭而死,後悔不已,後悔自己不該用這支所謂的寶箭來鼓舞兒子的鬥誌。

聰明的我們都可明白,戰場上前後判若兩人的兒子,不是因為這支箭是否完整,而是兒子自己的毅力與意誌,這支箭所賦予兒子的隻是一種意念,而決定兒子勝負、生死的是他自己的意誌。

人的生命是一個前進的過程,生活與創業,都需要人的目光向前看,人的行動向前跟進,隻有不斷進取、開拓創新,才可不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才可立於不敗之地,謀求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