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下策失敗(2 / 2)

有心之人聽到的,是宸王這次拒不見客的堅決,自然不敢再上前來求見。無心之人呢,則是作為茶餘飯後的閑聊罷了。

幾個平日裏和宸王關係不錯的大臣,知道宸王閉不見客,便隻能遞了拜帖上去,問宸王安好,也算盡了心意。自然也是經過了仔細一番衡量才這麼做的。如工部尚書這些,平日裏和宸王在明麵兒上有過公幹往來的,自然不好一點兒表示都沒有,那樣反而顯得太刻意了些。但那些平日裏,於明麵兒上和宸王沒有公幹往來的大臣們,見了宸王這態度,便也不敢貿然有所舉動,仍舊繼續持觀望之態。

待到初八開朝,宸王稱病不去上朝,朝中大臣們,自然將宸王的態度摸透了,看出宸王是在故意避風頭呢。

宸王這稱病不朝,一拖延就拖延了五日,直到正月十三才總算千呼萬喚始出來地在朝堂上露了臉兒。

這幾日未上朝,也避過了那最為敏感的曲福城貪汙一案。皇上革了曲福城的官,命人將其押解歸京入大理寺審問。將那在吏部行走的張公子也一並革了,但因其的確是中過舉人的人,隻是拖關係買到了一個官職而已,也不是什麼大罪,便隻是判了逐出京城,再不得參加科舉而已。

此事,看起來是一個終了。

但是宸王和太子,卻都不會真的以為,這事能就此而了。若皇上真的有草草了結此事的意思,就不會命人將曲福城押解歸京細審,就隻以這一件事情而論,直接革了官職,下令永不複用就是,沒必要再把他押回大理寺來。

皇上讓他入大理寺受審,很明顯是要揪出他的其他罪,或是那與他有牽連的人。不將此事扒一個底兒朝天,是不會輕易作罷的。

所以,皇上定然已經派人去了三淮那邊。算著日子,皇上派去的人應該已經到了。若是快馬加鞭日夜無休,此時或許已經往回京都城的路上趕了。

曲福城這事兒倒不要緊,若是他嘴硬,咬死了隻是他一時貪心,以親戚之故,央求太子幫他給安排一下,太子多說也就落得個太爛好人兒的詬病罷了。但隻要蔡升被陷害的事情一出,太子和曲福城沆瀣一氣的事兒,就辯解不得了。

所以隻看工匠們那邊,是否能一切順利。後來他特意派了程大誌親自去看守,大誌辦事穩妥,想來應該無差。就算大哥狗急跳牆,真的用了那最下最下的下下之策,打算殺人封口,大誌他們也未必會吃個啞巴虧。一旦雙方較量起來,誰贏誰輸還不一定呢。

其實他反而盼著他大哥狗急跳牆。如若不然,他還真擔心,即便有了誣陷蔡升的事兒,在父皇那裏,也不夠怒極的分量呢。

疏忽又過了十日,夜深,子時,幾乎是同時,太子府和宸王府裏,都入了一個黑衣人,且都直奔著主子安歇之處而去。隻是一個在院子裏,一個在地道中。

“什麼人?”宸王府裏巡邏的守衛,發現了這忽然潛入的黑衣人。

黑衣人撩開蒙麵,亮出腰牌來:“是我,來給殿下回話。”

守衛們一見是自己的統領,自然不敢攔著。都知道大誌哥被殿下派出去做事了。隻是這事很機密,並不會讓外人知曉而已。

程大誌到昭賢院裏找了一圈兒,沒在原本是卓酒的房間裏見著卓酒,隻得叫了雲裳,讓雲裳帶他去找宸王。畢竟是深夜悄悄入府,沒個通傳,直接去昭德院有些太僭越了些。

雲裳帶著程大誌,兩人提著燈籠,往昭德院快步走去。雲裳叩響了後院兒的院門,想著先叫初夏開門。

太子府裏,太子寢房裏,忽地響起了一陣輕輕的敲打牆壁之聲。三長兩短,從小聲兒,漸漸變大。

太子猛地驚醒,起身,去給織星開了暗門。

這幾日等著織星的消息,便並未睡在哪個美人的院子裏,也沒叫人來服侍,而是自己在寢房獨宿。

“殿下!”織星一見著太子,還未及站穩呢,便重重跪地,將手中的佩劍舉到頭頂。

太子見此,心內一沉。沉聲道:“怎麼回事?怎麼這點兒事情還能弄砸?”

織星辦事向來穩妥,這次是讓她親自帶人去的。不過是殺幾個人而已,有何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