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付麟留給賈詡四萬人馬,派給魏延一萬精銳,讓魏延為主將,由於魏延官職不高,資曆也不高,所以,付麟隻是派給魏延一些校尉和軍侯讓魏延統領。
而付麟要奇襲幽州,這麼大個北方大州,付麟的人馬,不能太少,但是付麟深入敵後,兵在精而不在多,所以人馬也不能太多,正好,付麟把剩下的兩萬人馬,都給帶了出來。
這樣一來,付麟龍驤軍的八萬人,就被分派了出去,剩下的就是負責保護付麟的麒麟衛了。
現在付麟的麒麟衛的編製為五千人,但是,付麟在長安的將軍府也需要保護,家裏的周倉一直都在看家,所以,付麟這一次依然隻是帶出來三千麒麟衛。
而賈詡和魏延,以及其他將領,自然有鐵衛保護,鐵衛的數量分配,自然有付麟軍中的軍規限製,關於鐵衛和鳳衛我們之前已經說過,這裏就不多說了。
不過,由於時間長了,相信大家的印象也不深了,所以,在這裏我們就簡單的介紹一下。
付麟作為主公,他自然有親衛保護,而付麟的親衛,就被付麟命名為麒麟衛,因為付麟的名字之中有麟字,所以,付麟的親衛由此得名。
但是,付麟那麼多的文武手下,他們的安全也不能不管啊,要是讓兵馬去保護這些文武,豈不是要亂了套,另外,這些兵馬和親衛不一樣,讓他們保護主將保護文臣,又不太合格。
為此,付麟是專門成立了鐵衛,這個鐵衛就是專門保護這些,付麟手下文武的,至於他們的編製安排,自然是按著付麟手下文武的官職所決定。
官職越高保護他們的鐵衛越多,而鐵衛的數量,是由主將的官職,或者是他們所率領人馬的一層。
說白了,像魏延的校尉,他的標準的配置是八百人,兩個營,那麼保護校的尉鐵衛,他們的數量就是八十人。
這些瑣事我們就不說了,付麟的命令,也是隨後下達,這可不是和諧後世,還講什麼人權,主公的命令就是聖旨。
再者說了,付麟也算是賞罰分明的明主,所以,他的命令都沒有人會去質疑,他們也不敢質疑。
付麟讓賈詡帶人留在了馬邑城,派魏延率領一萬精銳,火速支援平城,而付麟則是帶著兵馬繞過平城,直接進入幽州。
我們先不提賈詡如何的鎮守馬邑城和雁門郡,也不說付麟的那一隻兵馬,單說魏延。
平城(即後世的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
從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於天興元年(公元398年)七月遷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共建都於此九十七年之久,前後經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獻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為當時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另有山西同名古鎮和朝鮮同名城市及日本曆史名城平城京(後世的奈良)。
西漢初置平城縣(治所在後世的大同西北二十八裏),為雁門郡東部都尉治。
東漢獻帝建安未年,平城縣被廢。
三國魏在今代縣東二十五公裏複置平城縣,屬新興郡。曹魏黃初元年(公元220年)屬雁門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