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生須知責任之重,方能體味擔當之趣(1 / 3)

第十二章人生須知責任之重,方能體味擔當之趣

——對責任看開一點,擔當一點

人,要學會擔當。麵對過失,不能逃避,要承擔責任,要考慮如何挽回過失。在承擔的過程中,明白哪些過失是因自己的麻痹大意或方法錯誤造成的、哪些是因不可抗力造成的,在日後的歲月中避免類似事情再發生。

人生需要擔當,有擔當的人生才能問心無愧、勇往直前;社會需要有擔當的脊梁,有擔當方能謀取天下人的福祉。

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的言辭

想要在職場上獲得成功,就必須摒棄把問題歸咎於他人或者周圍環境的習慣,摒棄尋找或高明或笨拙的借口,勇敢地擔起自己的責任。

有些人不敢擔當責任,他們善於尋找各種各樣的借口來為自己的失職推脫。“我可以早到的,如果不是下雨堵車。”“那個客戶太挑剔了,我無法滿足他。”“手機沒電了,所以我沒有聯係上客戶。”隻要去找,借口就像海綿裏的水,總是有的。

這些人寧願絞盡腦汁去尋找借口敷衍塞責,也不願意多花點兒心思把事情做好。借口或許可以讓這種人暫時逃避困難和責任,但是時間長了,推卸責任就成了一種習慣。借口說出來很容易,但是要消除在老板心中的壞印象就難了,這對個人的發展是很不利的。

某家大型企業最近一個月的業績明顯下滑,老板非常著急,於是召集各部門負責人開了一個月度總結會。在會議上,老板讓公司的幾個負責人講一講公司最近在銷售方麵發生的問題。

銷售經理首先站起來說:“最近銷售做得不好,我們部門有一定的責任。但是,主要原因不是我們不努力,而是競爭對手紛紛推出新產品,他們的產品明顯比我們的好。”

研發部門經理說:“最近,我們推出的新產品非常少,但是我們是有實際困難的。原本不多的預算,後來被財務部門削減了不少。依靠這些資金,我們根本研發不出有競爭力的產品。”

財務經理說:“我是削減了你們的預算,但是你們要知道,公司的采購成本在上升,我們的流動資金沒有多少了,公司麵臨很大的財務壓力。”

采購經理忍不住跳了起來說:“不錯,我們的采購成本是上升了,可是,你們知道嗎?菲律賓的一個錳礦被洪水淹沒了,導致了特種鋼的價格上升。”

大家說:“啊!原來如此。這樣說,這個月的業績不好,主要責任不在我們啊,哈哈……”

最後,大家得出的結論是,應該由菲律賓的礦山承擔責任。

公司的老板麵對這種情景,無奈地苦笑道:“礦山被洪水淹了,這樣說來,那我們隻好去抱怨該死的洪水了?”

故事中的那些部門經理不但不承擔自己的責任,積極主動地尋找解決辦法,反而盡力找借口推脫。一旦所有的部門都形成了這種風氣,就會造成整個團隊的戰鬥力銳減。大家對公司的利益漠不關心,最終這個企業將走向沒落,樹倒猢猻散,公司和個人都要為這種推卸責任的惡習埋單。

實際上,任何借口都是推卸責任的言辭。在責任和借口之間,選擇責任還是選擇借口,體現了一個人的生活和工作態度。在工作過程中,總是會遇到挫折,是迎難而上還是做一隻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如果總是找借口推卸責任,就很難給自己找到不斷進步的動力,即使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你也不會從中汲取教訓,學到東西,總覺得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但是,同樣地,當有了機遇或者好的職位,同樣也輪不到你。

在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馬拉鬆比賽上,坦桑尼亞的選手艾克瓦裏吃力地跑進了奧運體育場,他是最後一名抵達終點的選手。

這場比賽的優勝者早就領了獎杯,慶祝勝利的典禮也早已結束。因此,艾克瓦裏一個人孤零零地抵達體育場時,整個體育場已經空無一人。艾克瓦裏的雙腿沾滿血汙,綁著繃帶,他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圈,跑到終點。在體育場的一個角落,享譽國際的紀錄片製作人格林斯潘遠遠地看著這一切。接著,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格林斯潘走了過去,問艾克瓦裏,為什麼這麼吃力地跑至終點?為什麼不放棄比賽呢?

這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年輕人輕聲地回答說:“我的國家從兩萬多公裏之外送我來這裏,不隻是讓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的,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

多麼感人、質樸的話語,假如艾克瓦裏中途放棄的話,沒人會怪他,而且會有“第一次參賽,經驗不足”、“精神狀態不佳”的借口,坦桑尼亞人估計還會說他雖敗猶榮……但是,他用實際行動向世人證明責任需要的是承擔而不是借口。他以另一種方式贏得了全世界的尊重,這種尊重甚至超過了奧運會冠軍。

在工作中遇到了問題,特別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可能讓你懊惱萬分。這時候,千萬不要為自己找借口、推卸責任。借口找多了,人會疏於努力,不再設法爭取成功,而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如何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上。任何一個老板都欣賞勇於承擔責任的員工,不喜歡什麼事情都找借口的“廢物”,找借口推卸責任隻能讓員工在職場的道路上走下坡路,最終淪為碌碌無為的庸才。

在工作中,無需任何借口,許多失敗就是那些一直麻痹著自己的借口導致的。遲到了就是遲到了,事情辦砸了就是辦砸了,項目失敗了就是失敗了,再好的借口也無濟於事,再美麗的謊言也不過是不負責任的遮羞布。如果那些一天到晚總想著如何找借口的人肯將一半的精力和創意負責任地用在工作上,他們一定能在職場上取得卓越的成就。

優秀的員工從不在工作中尋找任何借口,他們總是把每一項工作盡力做到超出客戶的預期,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尋找各種借口推諉;他們總是出色地完成上級安排的任務,替上級解決問題,而不是強調困難;他們總是盡全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對團隊的責任從不找任何借口推托或延遲。“沒有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但它卻可以激發一個人最大的潛能。如果員工能夠將找借口的創造力用於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情形也許會大為不同。

那些實現自己的目標、取得成功的人,並非有超凡的能力,而是有超凡的心態,他們從不找借口推卸責任,而是勇於承擔,竭盡全力去圓滿地完成任務。在現實生活中,職場上缺少的正是那種想盡辦法去完成任務,而不是去尋找借口的人。工作之中沒有任何借口,體現出一種負責、敬業的精神,這種精神是任何一個企業和團隊的寶貴財富。

不找借口推卸責任的人能積極抓住機遇、創造機遇,而不是一遭遇困境就退避三舍、尋找借口。我們應該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盡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一切後果由自己承擔,絕不找借口、不推卸責任。如此,才能在職場這個戰場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惜時守時也是一種盡職盡責的行為

卡耐基曾說過:“如果你想結交好朋友,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就要做到準時。”在工作上惜時守時的人總是容易取得老板、顧客以及同事等每一個人的好感和信賴。

惜時守時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一個人的基本道德品質,更是員工在職場上立足的最基本的職業素養。那麼,何為惜時守時呢?即對時間惜之、珍之,嚴守約定,按時上班、按時赴約、按時參加會議等,不拖拉、不找借口、惜時守時是對工作盡職盡責的一個基本要求。

很多人在工作中做不到惜時守時,他們經常掛在嘴上的是各種各樣的借口:“不好意思,路上堵車了,所以遲到了”、“今天睡過頭了”、“我記錯時間了”等等。對工作不守時既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工作不負責任,要想成就一番事業或者在職場上出人頭地,做不到惜時守時是不行的。

2008年,在一家公司發生過這樣一件事情,袁易是這家公司的業務員,他打電話給客戶鍾小康先生,約好第二天上午10點鍾前去拜訪,鍾小康先生欣然答應了。

第二天早上,袁易按照他預計的時間乘車前往鍾小康先生的公司,這家公司在離城市郊區的一個小鎮上,城市和小鎮中間隔了一條河,河上有一座不是很穩當的橋,袁易隻能乘車到河邊,然後走路去小鎮。

來到河邊時,一個好心的路人告訴袁易,他不能再往前走了,因為河麵上那座橋前一天晚上壞了,很危險。袁易看了看橋,中間的確已經斷開了一大截,人是過不去的。

“附近還有別的橋嗎?”袁易焦急地問。

路人回答說:“有,不過在河的上遊,離這裏有3.5公裏遠。如果你現在趕過去的話,可能需要40分鍾的時間。”

袁易看了一眼表,已經9點半了。他計算了一下,如果現在去過上遊那座橋的話,那麼再到鍾小康先生的公司就晚點了,怎麼辦呢?

袁易環視了一下四周,看到一個伐木工人,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用圓木搭在橋上走過去。於是,他跟那位工人商量用高價租賃他的幾根木頭搭橋,過了橋之後就還給他。很快,伐木工人就把幾根木頭架在了橋上,袁易謝過伐木工人後,平安地過了橋,一路飛奔,終於在10點之前趕到了鍾小康先生的公司。

由於某些原因,他們的生意當時並沒有談成,袁易也沒有對鍾小康先生提起自己為了按時赴約而租木頭過河的經曆。但是後來,鍾小康先生無意中聽人講了此事,於是他主動打電話給袁易:“對工作守時的人是非常值得信賴的,我願意和您合作。您還有興趣嗎?”

就這樣,鍾小康先生成了袁易的忠實客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