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微軟公司前副總裁、現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複說:“我把人品排在人才所有素質的第一位,超過了智慧、創新、情商、激情等,我認為,一個人的人品如果有了問題,這個人就不值得一個公司去考慮雇用他。”
與其說21世紀是人才的競爭,不如說是人品的競爭。生活在這個人才濟濟的超強競爭性社會,人才能力的施展的確是基礎,但若想獲得當今社會更絕對的競爭力,非貼上珍貴而稀缺的品質標簽不可。人品和能力如同人的左手和右手,僅有能力,沒有人品,人將殘缺不全。能力就像一把雙刃劍,如果掌握在品德高尚的人手中,就將成為絕對競爭力,並以此為社會創造出無數的價值;相反,如果掌握在品德低下的人手中,它可能將時刻威脅社會的前進和發展。
人品首先是做人的基礎,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注重修養人品,可以讓生命更美好。正直如山的人,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因此心境更平和,這樣的人活得問心無愧,是踏實的;真誠厚道關乎一個人的生活方式,關乎人由內而外的道德品行,而不是名片上的印刷體頭銜;上善若水的人,注重的是點點滴滴的善行,而不是卓越的成就,這樣的人如春日裏的涓涓細流,始終給人以溫暖和希望;勤奮踏實關乎一個人的自身價值,而不是他的才華和能力,一個人即使沒有絕頂的才華,也能靠著踏實勤奮耕耘出屬於自己的成功。
此外,人品還是聚攏人氣的前提,具有優秀人品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待人謙和,因此,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都能保持低調,遠離惡性。人與人交往,其實本不需要那麼多的爾虞我詐和阿諛奉承,隻要給予真心,自然能得到將心比心,繼而收獲人心。人生在世,能夠獲得他人真心的人就是成功的人,這就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德行高於才華。現如今,許多人才濟濟的單位同樣麵臨慘遭淘汰的局麵,因為員工的人品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缺乏忠誠與敬業、自製擔當的團隊,往往更容易陷入假公濟私、結黨營私、爾虞我詐的內部爭鬥中。要知道,能力合格的人不一定是人才,而人品不合格的人一定是危險品。一個人的人品不好,即使有天大的才能,也不可能為公司創造福利,甚至會威脅公司的發展,而他的能力越大,對公司的損失也會越大。
人品幾乎決定著整個組織與個人的方向與前途。在經營事業的道路上,要想獲得成功、取得成就,就必須把人品放在第一位。商道即人道,做生意要先學會做人,隻有具有好的人品才能做出好的品牌和信譽,才能預防和抵製一切不道德的手段;手中握好良知這副牌,才能做到取舍有度,達成互惠互利的雙贏局麵。
總之,人品是一種軟性競爭力,它雖看不見,卻能在不知不覺間強化你的內心,讓你的心境更平和、讓夢想更靠近現實,讓交往更順暢,讓事業更輝煌,讓你的人生更精彩。
《人品,看不見的競爭力》一書通過大量鮮活的案例與平實的語言,係統地詮釋了人品的價值,剖析了能力的意義,讓讀者在認識到人品是最強競爭力的同時協助廣大讀者加強修煉、提高修養、職業長青、直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