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精彩的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1 / 3)

第1章精彩的人生由我們自己決定

為何別人的生活多姿多彩?有人貴有人賤難道是上天注定?難道我們的生活注定平庸,隻能忍受日複一日的枯燥和煎熬?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的精彩與否由我們自己決定。人生的意義不隻是日複一日,不隻是死守眼前的事;思想是構築人生大廈的基石,讓我們一起進入思想的寶庫,改變我們的人生吧!

◎ 成功來源於成功的意識 ◎

在這個世界上,上天為世上每個人都安排了一個獨特而又重要的角色,演得精彩還是平庸,那就全看你自己了。

意識指人的精神、一般心理狀態和思想認識活動。實際上,每一個具有社會意識的自然人都具有渴望成功的意識。那麼,你渴慕成功的意識足夠強烈嗎?它還在沉睡嗎?何不將它叫醒,讓我們一起來分享成功的秘密呢?

巴爾紮克曾說過“一個能思想的人才是一個有力量的人”,你的思想決定了你的高度。你思想裏的成功意識分子的活躍程度決定了你成功意識的磁場強度;你是否是一個有誌向和清晰目標、對自己的成功極度渴望的人,決定了你最終的磁場吸引力。也許你會問:“這跟成功有什麼關係?”我們的回答是:“當然有關係!很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夠製造自己的成功機會,就是因為他們具有強烈的成功意識!這種成功意識創造了優質的強烈的磁場吸引力!這種磁場會被周圍的人所感知,人們首先會關注你,進而接近你,最後被你優質熱烈的言行吸引(正所謂“內外相應,言行相稱”)。它們的存在增加了你的磁場強度,會有更多的人向你身邊靠攏,最終使這個磁場產生強大的吸引力,讓更多成功機會和成功因素不斷地向你身邊聚集。”

思想和意識將帶來與我們所關注的想法相一致的條件。例如,我對你說:“不要想大象!”哦,接下來,告訴我你想到了什麼,肯定有一頭可愛的大象從你腦海中一閃而過吧!再者,我們越害怕生病,就越可能會生病。這是因為,潛意識同樣是一種能動的精神形式,它會將我們的想法體現在外部世界。如果你的潛意識是不利的、有害的思考形式,它就會影響你多年努力得到的成就,嚴重者甚至會將這些成就化為泡影。對於成功也是這個道理,如果我們渴望成功,就會達到成功,因為內心的成功想法也將體現在外部的世界,這樣成功就會離我們更加接近。在這裏為大家舉一個因為具有了成功意識且付諸實際行動最終達成夢想的例子:

勒格森·卡伊拉是一個生活在非洲尼亞薩蘭卡榮穀鎮的窮孩子,當他決定從家鄉出發去美國接受大學教育的時候,身上僅有夠維持5天的食物和兩本他喜愛的書(《聖經》和《天路曆程》),外加一把防身的小斧頭和一塊供取暖用的毯子。帶著這些,他急切地踏上了他的人生旅途。誰能想象一個從未出過遠門且隻有16歲的孩子為了接受大學教育將步行從他的家鄉向北穿過東非荒原到達開羅,最後乘船到美國?勒格森可憐的父母不知道美國離他們究竟有多遠,但在勒格森的堅持下,他們勉強選擇了支持自己的孩子並虔誠地為勒格森的旅途祈禱。

開始,勒格森和村裏的許多人一樣,認為學習隻是找個借口可以不幹活罷了,而且對窮孩子來說簡直就是浪費時間和金錢!但勒格森的幸運就是遇到了一個傳教士,他的一句話改變了勒格森的一生,那就是——“在我們這個世界上,上帝為世上每一個人都安排好了一個獨特而又重要的角色,演得精彩還是平庸,那就全靠自己了。”這句話敲開了勒格森蒙昧的靈魂,一顆新思想的種子(我們不妨將這顆種子稱為成功意識)開始在他的內心生根發芽。他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了隻有接受教育才能實現夢想,於是他就有了徒步到開羅的想法。

沒有去想在途中可能會遇到的一切困難,勒格森出發了。他必須踏上征途。他一心隻想著那一片可以幫助他把握自己命運的地方,其他的一切都可以置之度外。

在艱難跋涉了5天以後,身無分文的勒格森僅前進了25英裏,而且食物也吃完了,水也快喝光了。要想繼續完成後麵遙遠的路程似乎是不可能了,但他沒有放棄,而是堅持走下去。

每到一個新的村莊他都很友善的跟當地人交往,努力地找工作。好心的當地人為勒格森提供了一些工作,使這個懷揣夢想但經濟窘迫的年輕人得以有了喘息之機。

但廣袤的非洲原野上村莊很少,勒格森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野外行走,他隻能依靠野果、野菜維持體力。艱難的旅途使他病倒了,但這一切並不能使勒格森屈服,使他感到可怕的是精神的寂寞與孤獨。他開始想:“回家也許會比繼續這似乎愚蠢的旅途和冒險更好一些。”但勒格森並未回家,而是翻開了書,讀著那熟悉的語句,他又恢複了自己的目標和信心,繼續前行。這麼做的結果是我們的主人公在艱難的行走了近15個月的時間、走了近一千英裏以後,到達了他路途的首站——烏幹達首都坎帕拉。

在坎帕拉待的6個月時間裏,勒格森邊打工邊抽時間到圖書館讀各種書籍,用高爾基的一句話形容此時的勒格森再合適不過了,那就是“我撲在書籍上就如饑餓的人撲在麵包上”。

在圖書館裏,勒格森在一本關於《美國大學指南》裏第一次看到了斯卡吉特峽穀學院,環繞這所學院的群山使他想起了家鄉那壯麗的山峰。於是他申請成為這所學院的學生,並向學院申請得到獎學金。與此同時,勒格森給盡可能多的院校寄去了自己的申請。其實這大可不必,斯卡吉特學院很快接受了他,勒格森向著夢想又前進了一大步,但困難並未因此結束。在入學之前,勒格森向美國政府申請了護照和簽證,但要得到這兩樣東西他需向美國政府提供確切的出生日期證明以及他擁有可使他往返美國和非洲的費用證明。勒格森拿起筆給他童年時起就曾教導過他的傳教士寫求助信。傳教士通過政府渠道幫助他很快拿到了護照。雖然勒格森當時還缺少領取簽證所必須擁有的那筆航空費用,但他並未因此苦惱,他相信目標可以達成,他花了自己僅有的一點積蓄買了一雙新鞋,使自己不必光著腳走進學院的大門。

在他向開羅前進的時候,關於他的事跡已經在非洲和華盛頓佛農山區廣為流傳。遠在斯卡吉特峽穀學院的學生們將募集來的650美元寄給了勒格森,用以支付他來美國的費用。當用這些錢取得到美國的簽證時,勒格森內心滿懷喜悅和感激。

經過兩年多的行程,勒格森終於如願以償來到斯卡吉特峽穀學院,正式成為這所學院的學生。此後的勒格森從未停止奮鬥,最終成為政界廣受尊重的權威。

成名後的勒格森說過這樣一句話:“愛之於我,不是一蔬一飯,不是肌膚之親,而是疲憊時候的英雄夢想!”

勒格森出身卑微,但因擁有夢想,擁有強烈的渴望成功的意識,就像他崇拜的英雄——亞伯拉罕·林肯和布克·華盛頓那樣,最終出人頭地。他成功奮鬥的經曆成為人類奮鬥史上一座壯麗的燈塔,其光芒一直為人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 思想鑄就品質 ◎

一個人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自己思想作用的直接結果。任何形式的成功都是對努力的回報,對思想的獎賞。

“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他的為人。”這句西方格言不僅涵蓋了人生的全部價值,也涉及到了人們的情感,觸及到了人生的各種境況。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之所以成為人就在於人的思想;而一個人的品格就是他所有思想的體現。

如果沒有種子,就談不上植物,更談不上茁壯成長;如果沒有思想的種子,那麼人的一切行為也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花,人也就不能稱其為人。無論是“自然而然”的行為,還是“出乎意料”的行為,或是“刻意設計”的行為,這個道理皆普遍適用。

行為是思想的花朵,悲喜是思想結下的果實。也就是說,一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收獲的是甜蜜的果實,還是苦澀的果實。

人類是自然規律的產物,而非依靠陰謀詭計長大。擁有高貴的品格並不是上天的恩賜或機遇,而是在正確思維指導下不斷努力得到的必然結果,也是長期心存正念的必然結果。同理,長期累積的卑微思想,自然就會形成卑鄙和低賤的人格。

其實,一個人成功與否完全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在思想的器械庫裏,他可以選擇製造武器,摧毀自己;也可以製作工具,開創出一片幸福快樂的新天地。隻要能夠正確地選擇思想並付諸實踐,人就能夠達到完美的境界。相反,如果錯誤地濫用思想,就隻能墮落為禽獸之輩。同時,在這兩種極端品格之間,存在著不同層級的品格,每個人的思想決定了他的品格的層級。

目前,得以保存和傳承的有關心靈的所有美好真理中,最令人愉悅、最能夠帶來成就的就是:人乃思想的主宰者、品格的培養者和社會地位、環境及命運的締造者。

人永遠是自己的主人,是自己的主宰者,即使在最軟弱和最墮落的悲慘境地依然如此。但是,當他存在某種弱點並走向墮落之時,他就變成了一個不能正確支配自己的愚蠢的主人,錯誤地支配著自己的“家產”。隻有當他開始認真反省自己所處的境況,並堅持不懈地追尋種種為人處世的自然規則之時,他才能夠脫胎換骨,成為一位明智之主,從而充分利用自己的思維,施展自己的能力,收獲碩果累累的明天。這就是一個有覺悟的主人。人隻有發現內心的思想法則,才能成為明智的主宰者。

要想得到黃金和寶石,人類必須經過大量的勘探及開采。同樣,要想挖掘人內心深處的寶藏,就要努力開采心靈的礦藏,領悟為人處世的真理。人是自己的主宰。如果他能夠觀察、控製、改變自己的思想,並細心探索思想對自身、他人以及人生境況所產生的影響,耐心了解實踐與檢驗的因果關係,最終他就能夠清晰明了地印證這個道理。在這個方麵有一個絕對的法則,即:追尋者就是發現者,隻要他去敲門,大門就會為他而開啟。我們隻有依靠耐心、實踐以及堅持不懈的毅力,才能夠叩開知識殿堂的大門。

一個人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自己思想作用的結果。一個人的優點和缺點、心靈的純潔和不純潔,都是自身思想造成的結果,而不是別人給予或強加給他的。他的境況也是他自己而不是他人創造的,同樣,他的苦難和幸福也是他自身所造成的。要改變這一切隻能依靠自己,旁人無法插手。他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能夠成為什麼樣的人;但是如果他不改變思想,而繼續像以前一樣思考,那麼他的境遇不會有任何改善。

人們曾普遍認為:“正是因為有了壓迫者,才會有人淪為奴隸;讓我們憎恨壓迫者吧!”然而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顛倒過來理解這句話。這些人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成為壓迫者,是因為有許多人甘願成為奴隸。讓我們唾棄這些奴性十足的家夥吧!”

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不知不覺地達成了一種默契,表麵上看他們好像在相互折磨,而實際上,他們卻是在折磨自身。明智的人認識到了這一法則:思想的懦弱造就了被壓迫者,而壓迫者則濫用了自己的力量。不管是壓迫者還是被壓迫者,都承受了必須承受的苦楚,即使他們不去彼此譴責,也難以獲得真正的、完美的愛。一個人要想擺脫壓迫者和被壓迫者的身份,成為真正自由的人,就必須克服自身的弱點,拋棄所有私心雜念。

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就,就必須在取得成就之前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使自己擺脫盲從的動物本能。當然,他不一定要完全放棄內在的所有動物本性和私欲,但是,他至少必須放棄其中很大一部分。如果本能的沉迷放縱占據了一個人的心靈,那麼他就無法理智地思考,更不能清楚明白地采取行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如此他無法發現、無法發掘自己的潛能,最終將一事無成。一個人如果不能控製自己的思想,就無法控製事態的發展、無法擔負重大的責任。這並不是說他生來低能,而是他所選擇的放任自流的思想束縛了他,限製了他的發展。

沒有犧牲,就沒有進步、沒有成功。一個人隻有能夠控製自己的本能,一心一意發展計劃,增強獨立自主的能力,才有可能取得成功,這是測量成功的一個尺度。思想水平越高的人,越勇敢坦蕩,越有可能獲得更大的成就,得到越多的、持久的祝福和敬重。

這個世界從不會放縱貪婪、欺詐和邪惡等惡習,可能從表麵來看,具有這些惡劣品質的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他們的惡行為沒有得到有效的控製,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世界永遠會幫助那些誠實守信、寬宏大量、品德高尚的人。縱觀人類曆史,每個時代都有一些偉大的導師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向我們明確地詮釋了這個道理。要想正確地了解這個道理,人們必須堅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提升自己的品格,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任何形式的成功都是對努力的回報,對思想的獎賞。在正確思想的引導下,借助於自我克製、堅持不懈、純潔正直的品性,人就能不斷地取得進步,而他的前途也將無限光明;相反,如果人的思想隻是沉迷於獸性、懶惰、不潔和迷茫之中,那麼他隻會走向墮落。

人可能在物質上獲得極大的成功,也可能在精神王國取得成就。但是如果他因此而驕傲自滿、不思進取,那麼他很容易再次墮入悲慘的境地。人通過正確思想所取得的勝利,隻能靠謙虛和謹慎來進行維護。

一切成就,不管是在商業領域、學術領域還是在精神領域,都是正確思想引導的結果,它們受相同法則的支配,擁有同樣的方法,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它們達到的目標不同。

◎ 相信夢想才會實現夢想 ◎

蜘蛛沒有翅膀卻可以把網結在空中,因為蜘蛛相信夢想是最好的翅膀;葉子在風雨中飄搖卻依然堅守在枝頭,因為葉子相信一生執著的綠一定會換來一個金色的秋天。

國內外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他們對成功的夢想有著強烈的渴望,並且信心十足。夢想是世界的救世主,因為我們的生活充滿了考驗,隻有夢想才能讓我們超越。人類可以從成功實現自己夢想的美好事例中得到滋養,從而對生活懷有希望。人類不應該將夢想忘卻,也不應該讓夢想的翅膀折斷,因為人類總是要生活在夢想之中的,並把這種理想看作有朝一日能實現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