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做人可不拘小節,做事要注意細節(1 / 3)

第10章做人可不拘小節,做事要注意細節

做人可不拘小節,但是做事一定要注意細節,細節是一種習慣,是一種積累。一個人要養成重視小事的習慣,因為這能反映出他做事的態度。一個不起眼的動作,或許就會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其實,機遇處處在,就看你是否具有睿智的頭腦和敏銳的眼光,從細節中發現成功的秘密。

◎ 細節中隱藏著魔鬼 ◎

魔鬼存在於細節,當人們忽略了細節時,魔鬼就會乘虛而入,所以一定要足夠重視細節,才能驅除魔鬼,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人生每一個軌跡都是由若幹個“點”構成,每一個點都滲透出一個完美的“細節”。細節具有非常的價值,不可以因為它的渺小,我們就去忽視它,它體現在我們人生道路中的方方麵麵。

有一家乳品公司,在一個城市推廣乳製品,他們非常舍得投資,而且注重實效,硬件方麵,僅僅是送奶車就配置了100輛。這些送奶車都有醒目的品牌標誌、統一的車型和顏色,達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即使是在沒有送奶業務的時候,這些車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轉悠,以達到宣傳的目的。一段時間後,乳品公司的奶製品逐漸打開了銷路。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奶製品的銷量急劇下降。經理急得團團轉,卻怎麼也查不出原因。最後,經過走訪,消費者道出了個中緣由:原來,禍端恰恰是營銷手段的得意之作——送奶車。在最初推廣時,送奶車的宣傳效果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這些送奶車行駛了一段時間後,車身沾滿了泥汙垃圾,由於忽略了維護清洗,讓人看了就感到惡心,但它們每天照樣招搖過市。許多家庭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後來堅決不買這個牌子的牛奶了。

每一個軌跡都由若幹個“點”組成,這好比企業是由許多個“點”組成的一樣,消費者也是由許多個“點”組成的,產品也是由許多個“點”組成的,而所有這些“點”都可能成為驅動消費的細節。

曾經看到這麼一個小故事。有一位著名的醫學教授,在給新生上課的第一天就教育他們:醫生,最重要的就是膽大心細。桌子上一隻盛滿尿液的杯子,他將一根手指伸進裏麵,然後將手指放進口中吸。隨後,教授將那隻杯子交給學生們,讓學生照著他的動作來做。每個學生都忍著厭惡,像教授一樣把一根手指插入杯中,然後塞進嘴裏。看到學生們狼狽的樣子,教授微笑著說:“不錯,不錯,你們都很膽大,但你們都忽略了一個細節,都沒有注意到我伸入尿杯的是食指,可放進嘴裏的卻是中指。”

這位教授的本意是教育學生做工作一定要注意細節,相信那些嚐過尿液的學生都會終生記住這個難忘的“教訓”。

其實企業經營也是這樣,也要養成注重細節的習慣,尤其在與對手激烈的競爭中更應該如此。所謂“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又所謂“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浙江某海鮮廠生產的凍蝦仁非常出名,包括許多國外的商家也紛紛發來采購訂單。該海鮮廠按照訂單很快發出了凍蝦仁,可沒想到,貨卻被國外的商家退了回來,並且還要求索賠,原因是從出口的凍蝦仁中查出了氯黴素。這是怎麼回事呢?經過檢查,發現是該海鮮廠在產品加工環節上出了問題。原來,剝蝦仁要靠手工,有一些員工因為手癢難耐,就用含氯黴素的消毒水清洗止癢。正是由於這個小小的疏忽,使氯黴素浸入了凍蝦仁,結果給工廠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這種教訓,每個經營者都應銘記於心。

俗語說得好:魔鬼存在於細節。當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注重細節時,魔鬼就會乘虛而入。而當你對細節給予足夠的關注時,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憑著祖輩傳下來的手藝,下崗後的老劉夫婦在市場裏租了一個攤位。夏天、秋天賣熟羊肉,而冬天、春天賣生羊肉。賣熟羊肉時便送顧客一點椒鹽,而賣生羊肉時則把椒鹽換成蘿卜,以便煮羊肉時清除膻味。正是這些小細節,使他們從眾多的攤位中脫穎而出,生意一直興旺。

像老劉夫婦一樣,很多經營者越來越注意消費過程中的“細節”,依靠這些不顯眼但極富個性、極能吸引人的細節取勝,而許多消費者也越來越被種種“細節”所“俘獲”。於是,“細節經濟”也與“注意力經濟”、“眼球經濟”一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實際上,優秀企業能吸引大家“眼球”、集中消費者“注意力”的,往往是其與眾不同的“細節部分”,而不是其“通用部分”。

細節隱藏著天堂,這個天堂是由我們自己一磚一瓦構建造的,所以讓我們隨時發現細節,關注細節,建設我們每個人心中完美的天堂。

◎ 要成大事先做小事 ◎

要想比別人更優秀,必須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很多人以為隻有做了大官才能做大事,或者隻想做大事,不願做小事,這種連小事也做不好的人,最終肯定成不了大事。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曾說過:成功的平凡人並非天才,他資質平平,卻能把平平的資質,發展成為超乎平常的事業。

有一位老教授感慨地說起過他的經曆:

“在我多年來的教學實踐中,發覺有許多資質平凡的學生,在校時他們的成績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沒有什麼特殊的天分,有的隻是安分守己的誠實性格,畢業後,老師同學甚至都不太記得他們的名字和長相。當這些孩子參加工作走上社會,也不愛出風頭,隻是默默地奉獻,他們平凡無奇。但幾年或十幾年,他們卻帶著成功的事業回校來看老師,而那些原本看來能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卻往往一事無成。這是怎麼回事呢?”

“我常與同事一起琢磨,認為成功與否與在校學習成績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係,但絕對和踏實的性格密切相關。平凡的人一般比較務實,比較能自律,所以許多機會落在這些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能補拙的特質,成功之門必定會向他敞開。”

人們都願意做大事,而不願意或者不屑於做小事,目前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願意把小事做好的人又太少。實際上,隨著經濟的發展,專業化程度會越來越高,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真正所謂的大事實在太少。例如,一台拖拉機,有五六千個零部件,需要幾十個工廠進行生產協作;一輛小汽車,有上萬個零件,需上百家企業生產協作;一架大客機,共有500萬個零部件,涉及的企業單位更多。

因此,大多數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它們或許過於平淡,或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不可或缺的基礎。所以無論做人、做事,都要注意細節,從小事做起。一個不願做小事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想要比別人更優秀,必須在每一件小事上下功夫。不會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什麼大事來。

日本獅王牙刷公司的員工加藤信三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有一次,為了趕去上班,加藤刷牙時急急忙忙,沒想到造成牙齦出血。他為此大為惱火,上班的路上仍是氣憤異常。

到公司後,加藤為了把心思集中到工作上,硬把心頭的怒氣給平息下去了。他向幾個要好的夥伴提及此事,並相約一同想辦法解決刷牙容易傷及牙齦的問題。

他們想出了不少解決刷牙造成牙齦出血的方法,如把牙刷毛改為柔軟的狸毛;刷牙前要先用熱水把牙刷泡軟;多用些牙膏;刷牙速度放慢等等,但效果均不理想。後來他們在放大鏡下進一步仔細檢查牙刷毛,發現刷毛頂端並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加藤於是想:“把它改成圓形的不就行了!”他們著手改進牙刷。

經過實驗證明成效後,加藤正式向公司提出了改變牙刷毛形狀的建議。公司領導看後,也認為這是一個特別好的建議,於是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頂端改成了圓形。改進後的牙刷在廣告媒介的作用下,銷量直線上升,最後占到了日本同類產品的40%左右。加藤也由普通職員晉升為科長,並在十幾年後成為了公司的董事長。

牙刷不太好用,在我們看來這是司空見慣的小事,所以很少有人去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機遇也就從身邊溜走了。而加藤不僅發現了這個小問題,而且對小問題進行細致的分析,想辦法解決它,從而使自己和所在的公司都取得了成功。

周恩來位居總理之職,官不可謂不大,但他強調的卻是“關照小事,成就大事”。他嚴格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盡可能地考慮到事情的每個細節,最反感“大概”、“可能”、“也許”的言語和做法。有一次在北京飯店舉辦涉外宴會,他問:“今晚的點心是什麼餡?”一位工作人員回答:“大概是三鮮餡吧。”周總理馬上追問:“什麼叫大概?究竟是,還是不是?客人中如果有人對海鮮過敏,出了問題誰負責?”

周恩來總理這種一絲不苟的精神,不僅贏得了中國人民的愛戴,同樣受到了國際友人的尊敬。尼克鬆曾說:“對於周恩來來說,‘任何大事都是從注意小事入手’這一格言,是有一定道理的。他雖然親自照料每棵樹,也能夠看到森林。”尼克鬆回憶說:“我們在北京的第三天晚上應邀去看乒乓球表演,當時天已下雪,而我們預定第二天要去參觀長城。周恩來離開了一會兒,通知有關部門清掃通往長城路上的積雪。”

所謂“大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希望周恩來總理重視細節的作風,能夠對我們改變觀念起到一定的作用。有的朋友以為隻有做了大官才能做大事,或者隻想做大事,其結果肯定是不但成不了大事,就連小事也做不好。

每一位成功者都是磨煉出來的。人具有無限的韌性和耐力,隻要你一如既往地腳踏實地做下去,無論大事或小事,都認真對待,不放棄細節,那麼你就可以創造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震驚的成就。

◎ 從小事做起,起步要早 ◎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往往就體現在一些習慣上,對待細節的不同態度決定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命運。

許多人都想一夜暴富。當然,一夜暴富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如中彩票之類,但畢竟有此運氣的人簡直是鳳毛麟角,絕大多數人還得依靠勤奮努力逐漸積累財富。

調查顯示,美國41萬個百萬富翁中,78%的人年齡超過50歲,他們的財富都是通過連續二三十年每周7天做相對枯燥的工作獲得的。

既然一夜暴富是不現實的,我們唯有靠早行動才能早致富。

越早開始投資,就能越早達到致富目標,使自己與家人越早享受致富的成果。而且越早開始投資,利滾利時間越長,所需投入之金額就越少,賺錢就越輕鬆且愉快!

美國佛羅裏達州的13歲學生薩和特,他曾經以替人照看嬰兒來賺取零用錢。留意到家務繁重的嬰兒母親經常要緊急上街購買紙尿片,於是他靈機一動,決定創辦他的“打電話送尿片”公司,僅收取15%的服務費,便會送上紙尿片、嬰兒藥物或小件的玩具等。最初他隻給附近的家庭服務,非常受大家的歡迎,於是他又印了一些卡片四處發放,結果業務迅速發展,生意極佳。因為他隻能利用課餘騎單車送貨,於是他以每小時6美元的薪金雇用了一些大學生幫助他。如今他已擁有多家規模龐大的公司。

巴菲特,被公認為股神,他也是早創業早致富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