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7 懂得用理智戰勝情感(1 / 3)

標誌7 懂得用理智戰勝情感

不盲目,不衝動,考慮周全再行動

與別人發生摩擦時,不會以武力解決矛盾;經濟拮據時,不會以不正當手段彌補;好友遇難時,不會意氣用事……如果你遇事能沉著冷靜、超越情感,學會用智慧解決,那麼你已走向成熟。

“跳”來“跳”去,難成功

現在許多年輕人都把“跳槽”掛在嘴邊,隻要別的公司給的待遇比現在的好一點,就立馬跳槽。不僅年輕人換工作如走馬換燈,中年人也不甘寂寞,這個月在這個公司,下個月就可能在別的公司了。“跳槽”現象在各類企業中屢見不鮮。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存在著“這山望著那山高”的心態。或者由於自己所在的單位培訓機會、晉升空間等機製不夠完善;或者單位的工作太累,待遇卻又不是很好,於是希望謀到一份滿意的薪水和工作;或者覺得自己的能力在單位沒有受到充分肯定,而心生“懷才不遇”之感;或者覺得工作單調乏味,希望跳槽到一個有趣而富有挑戰性的理想工作;或者由於在單位裏的人際關係處理得相當糟糕,工作的時候特別不開心,這時候看到別的企業在招聘,就非常容易被這些招聘信息所吸引,心裏便出現了“下家肯定比這家強”的念頭,也顧不得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草率跳槽。

他們的心裏基本上是這樣想的:現在的工作隻是跳板,隻要幹了一段時間,學到了一些東西,就時刻準備跳到薪水更高的單位。他們心中缺乏對企業的忠誠,沒有一種和企業一起成長的誌向,一般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先。這些人在人生發展上,不是強調自己的努力,而是以能找到一個可以少幹活多拿錢的企業作為目標,這山望著那山高,不停地跳槽。

朋友們都叫陳曉芳為“跳跳糖”,因為她在三年中換了5份不同的工作。最開始的她是在一所學校當老師,可是幹了一個月她就失去了興趣,整天抱怨工作辛苦,麻煩的事情太多,而工資卻少得可憐。於是一咬牙,連檔案都不要了,跳槽到了一家公司當文員。

進入公司後,她的收入提高了,精神煥發,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可是幹了一年左右,她又常常抱怨:“我的老板是個暴發戶,比周扒皮還周扒皮!還要我們經常加班幹活,他還總是拿各種標準威脅你,動不動就有被炒得危險,真的是受夠了!”

此後,她又因為人際關係、收入、環境等問題經曆了無數次的跳槽,用她的話來說:“沒有跳槽的人是沒有價值的人。”

可事實證明,不斷的跳槽她也沒有跳出多少價值,更重要的是,由於不斷跳槽讓其喪失了很多職業上的持續積累,盡管她對目前的收入還算滿意,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要想得到更好的職位和薪水卻顯得有點底子薄弱。

由此可見,跳槽並不能解決問題,頻繁跳槽更不能增加自己的價值。頻繁跳槽的這種行為還代表了一個人的心智不成熟。其實,作為職場人士,為了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的薪資待遇而跳槽,並不是什麼壞事,隻是一個人動不動就跳槽隻會讓他喪失職業的競爭力。

一位人力資源部經理不無感慨地說:“現在我看到很多申請人員的簡曆上都寫著一連串的工作經曆,他們給我的第一感覺,不是他們特別有工作經驗,而是說明了他們適應性很差或工作能力低,如果他們能快速地適應一份工作,就不會輕易離開,因為換一份工作的成本是很大的。這樣頻繁換工作的人,不能給人一種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且還讓人覺得這人特別幼稚。一個什麼工作都做不長久的人,讓人覺得不會是公司的問題而是他個人的問題。第一,他的工作的能力值得懷疑;第二,他對企業的忠誠度值得懷疑;第三,我不能肯定他會在我的公司做得長久。所以一般的人錄用這些‘跳蚤’的顧慮就特別多。”

某知名跨國公司總裁在談論如何聘用新人時這樣表示:“我見很多人隻是為了逃避工作壓力而換工作,我招聘的時候,如果我從簡曆上看出來他一年換一個工作,或者幾個月換一份工作。這樣的人我是不會聘用的,因為我知道這樣的人隻要碰到壓力或者困難就會選擇逃避,如果一個人碰到困難就選擇辭職的話,那他一輩子都是一個失敗者。”

現在再來看一個故事:

5年前,小劉本科畢業,因為本人的能力比較強,畢業後很快就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單位——一家比較大的食品公司,他主要是從事產品策劃工作。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就是校報編輯,寫得一手好文章,人也長得比較帥氣,可謂是學校裏的風雲人物。到了工作單位,年輕的他給公司帶來了很多的活力,使同事們的工作熱情都有所提高,領導也非常欣賞他。

小劉在這家公司工作了大半年之後,一家外企看中了他,他自己也覺得那家外企可能更有發展前景,於是就選擇了跳槽。他很快就在這家外企上崗了,剛開始,外企正規的管理和規範的範疇讓他非常滿意,可是工作不到4個月,他就覺得工作一點意思都沒有,更糟糕是自己做的設計方案總是得不到認可,每次都是改了又改,而每次定下的方案他又覺得並不理想。這對他的自信心是個很大的打擊,於是提出了辭職信。

就這樣,小劉頻繁跳槽,5年下來,他已經換了10份工作。上個禮拜又因為和領導有了點矛盾離開了單位,如今的他心裏也十分鬱悶,為什麼那些能力不如他的人能得到一份非常好的工作,而他辛苦了這麼多年卻一事無成?想想自己也曾經做了一個單位的領導層,並且這10份工作,每份工作也相當不錯,可為什麼自己就待不長呢?

那些“跳蚤”們,很大一部分跟故事中的小劉一樣,不但沒有越跳越高、越跳越好,反而因為頻繁地換工作,公司因怕泄露機密等原因,不敢對他們委以重任。

一位過來人回首往事時說道:“我年輕的時做得最蠢的一件事,就是頻繁的跳槽。當時我在一個公司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以後,經常是不打一聲招呼就跳槽而去。結果,跳來跳去,現在的老板都不敢把重要的任務交付給我。回過頭來看,如果讓我重新選擇,我可能不會換,至少不會換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