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誌14 無休止地“否定”自己(2 / 2)

女孩看過簽名後,皺了皺眉頭,她仔細看了看問道:“你不是羅伯特·查波斯啊?”

“不是,我是布思·塔金頓,《愛麗斯·亞當斯》的作者,兩次普利策獎獲得者。”布思·塔金盾自負地說道。

沒想到,小女孩卻撇撇嘴,把頭轉向另外一個女孩,聳了聳肩說:“真遺憾。瑪麗,把你的橡皮借給我用用。”

那一刻,布思·塔金頓感到所有的自負和驕傲瞬間化為泡影。從此以後,他時時刻刻告誡自己:無論自己多麼出色,都別太把自己當回事。

德國詩人歌德曾說:“感到自己渺小的時候,才是巨大收獲的開頭。”一旦你感到了自己的偉大,那你就準備去迎接失敗吧。一個驕傲的人,最終隻會讓自己的名字像水塘上的氣泡那樣一出現就消失了。

那麼,如何才能避免驕傲的心理呢?記住:首先,要不斷自己給製定新的目標。一個有實力的人,應該在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後,實現了他本有的目標的時候,再給自己設定一個新的目標。其次,用勤奮來武裝你自己。一個人需要不斷地努力,才能取得新的成功。當你把所有精力用於不斷向上、不斷進取的時候,你就離驕傲越來越遠,離成熟和成功越來越近了。

成功最大的敵人是自滿

說起成功的最大敵人,人們第一時間會想到是失敗。但是失敗不是成功的最大敵人,自滿才是。因為人在達到一定的高度之後,往往會遭遇到繼續進步的瓶頸。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形,是因為內心有一種自滿的心理在作祟。人一旦被這種心理所控製,那麼過去的成功經驗,就會成為阻礙自己突破的一種羈絆。

有位年輕人在成為一家效益不錯的公司的業務員之前,一直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加入這家公司後,他努力地工作,規定自己每個月訪問100位客人。他總有一些機會接觸到大人物——大多數是公司總經理級別的人物,於是他想方設法抓住這些大客戶。

他每次要去拜訪這些大人物之前,心裏都有些緊張。可奇怪的是,當他和這些大人物真正開始會麵時,緊張感就立刻消失了,而且都能盡量尋找到對方有興趣的話題。拜訪這些大人物取得的業績總會比拜訪那些小客戶要好得多。

他就這樣成為職場成功人士,他也因此贏得了老板的青睞。可惜,沒過多久,他就驕傲自滿起來了,盡管他完全有能力去說服更多的大客戶購買他的保險,但由於他不常去拜訪客戶,所以一年內他隻談成兩三筆大生意。不過,他還沒有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日子就這樣在他懈怠中一天天過去了。

一年後,他的名字從公司光榮榜移到了即將被裁的名單中。

任何時代,有一個事實永遠都不會改變:驕傲自滿的人,不僅得不到發展,反而會在日益激烈的工作競爭中被淘汰。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狠心地拋棄自滿,杜絕沉醉於昔日輝煌的心態,不斷地給自己充電,製定新的目標,讓自己有足夠的資本再創輝煌。

世界球王貝利在20多年的足球生涯裏,參加過1364場比賽,共踢進1282個球。並創造了一個隊員在一場比賽中射進8個球的紀錄。他超凡的技藝不僅令萬千觀眾心醉,而且常使球場上的對手拍手稱絕。

他不僅球藝高超,而且談吐不凡。當他個人進球紀錄滿1000個時,有人問他:“您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笑了,意味深長地說:“下一個。”他的回答含蓄幽默,耐人尋味,像他的球藝一樣精彩。

貝利是聰明的,他從來沒有躺在成績簿上睡大覺,更沒有為自己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而是用最好的球是“下一個”來鼓勵自己不斷向新的目標前進,從而讓自己始終保持—種領先的心態。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現代社會裏,一時的成功隻能證明你實現了一個目標,而不代表你已經牢牢占據了某個位置。當你在成功這個飄飄然的世界裏歡呼雀躍時,身邊的人已經大踏步向前,很快就把你甩在身後了。所以,在邁向成功的道路上,每當我們實現了一個近期目標,決不應自滿,應當像貝利那樣給自己樹立新的目標。這樣,我們才永遠有新的目標,才能攀登新的高峰,才能體驗成功帶來的樂趣。